半月板損傷多由扭轉外力引起。 當一腿承重, 小腿固定在半屈曲、外展位時, 身體及股部猛然內旋, 內側半月板在股骨髁與脛骨之間受到旋轉壓力, 而致半月板撕裂。 如扭傷時膝關節屈曲程度愈大, 撕裂部位愈靠後。 外側半月板損傷的機制相同, 但作用力的方向相反。 那麼半月板損傷應該如何治療?
治療
1、非手術治療 在半月板的周圍血供區發生急性撕裂是非手術治療的指征。 對於急性損傷同時伴有慢性或反復出現的症狀, 以及既往有半月板損傷體征者, 非手術治療往往無效。
在血管供應區內一個小的無移位或不完全撕裂,
非手術治療對於籃柄狀半月板撕裂引起的膝關節交鎖的患者是不適當的。 因為這種撕裂是發生在半月板的無血管部位, 將不可能癒合, 必須手術治療。
但臨床上醫生多數無法對半月板是在“紅區”或“白區”的撕裂作出定位診斷, 因此, 即使是急性撕裂, 保守治療是否能獲得癒合仍然是不可知的。 但不應放棄癒合的機會。
非手術治療的措施包括長腿石膏固定4~8周, 允許患者用拐杖帶石膏負重。
非手術治療最重要的是治療過程中的康復訓練, 避免膝關節肌群的萎縮。
鑒於半月板在膝關節中的重要功能和半月板切除後對關節退變進程的顯著影響, 對半月板損傷的處理原則應該是盡可能地保留正常、穩定的半月板組織。 因此針對半月板損傷的類型, 採用個體化的手術方案包括半月板縫合、半月板部分切除、半月板次全切除和半月板全切除。 此外, 近年來, 半月板移植術也已經在臨床開展並取得了短期隨訪的成功。
2、關節鏡下半月板手術 為了用盡可能小的創傷對半月板損傷進行有效的治療,
3、半月板切除術。
注意事項:正常半月板是膝關節重要的結構, 雖然患者切除了半月板仍然可以正常活動, 但常發生關節內晚期退行性改變。 另外, 半月板的許多其他作用的喪失可影響到膝關節長期的功能。 因此, 半月板的切除手術方案的確定應該是慎重的。
半月板切除術的成功結果取決於許多因素, 包括適當的操作器械、熟練的手術技術, 針對性的術後護理及康復訓練。
半月板切除術應該在止血帶下操作, 儘量清晰地顯露半月板, 避免盲目地切除可能是正常的半月板和損傷關節面。 為更好地完成開放的半月板手術,
關節鏡專用的手工操作工具和電動刨削器等同樣適用於切開手術操作, 並且更有益於開放手術中進行半月板部分切除和次全切除的操作。
做內側半月板切除術時, 要保護隱神經的髕下支。 隱神經由後經過縫匠肌, 在縫匠肌肌腱與股薄肌之間穿出筋膜, 位於小腿內側皮下;切斷隱神經的髕下支將產生膝關節前方的知覺遲鈍或者疼痛的神經瘤。
內側半月板切除術:髕骨內側做一前內側切口, 與髕骨和髕腱平行, 約5cm長, 達關節線下方, 再延伸易導致隱神經髕下支損傷的危險。 但過小的切口是得不償失的, 因為小切口可能使重要的關節內損傷遺漏。
當切開前內側關節囊和滑膜時, 小心保護半月板前角, 用探針系統地檢查關節結構:內側半月板、髕骨關節面、內側股骨和脛骨的關節面、交叉韌帶、脛骨前棘。 最好使用專門的光源, 以獲得清晰的觀察。 用探針觸摸半月板下面, 暴露半月板下面的撕裂及後角。
然後充分伸膝檢查髕上囊, 因切口小, 僅能看到內側部分, 輕微屈曲並用力外翻膝關節, 牽開脛側副韌帶, 檢查內側半月板的前2/3部。 肯定有撕裂時, 切除半月板, 籃柄狀撕裂的內側部分半月板可僅切除籃柄部分, 而不必全切除。
直視下顯露半月板前角附著部, 用Kocher鉗抓住前部分向關節中央維持輕微的牽引, 助手用葉狀牽開器小心牽開脛側副韌帶,直視下游離半月板中部。用半月板刀的凹面,切開半月板周圍附著部向後推進。
後角部分可能向後回縮,在膝關節屈曲脛骨外旋位,牽拉半月板後部向前,以弧形半月板刀將整個後附著部分離,牽拉半月板進入髁間凹,剩餘的後角附著部能夠在直視下,用半月板刀,通過髁間凹完整的切除。
當關節間隙狹窄,半月板刀通過脛骨髁的內側緣困難時,加用輔助的後內側切口,允許更完全和更容易分離後角,同時可收緊或恢復關節囊結構,特別是後斜韌帶和半膜肌的關節囊延伸部。
通過這個切口可暴露半月板的後部分,並經前切口牽開、游離半月板前2/3,用止血鉗將游離的半月板拉向後內側切口。在直視下切開後角周圍附著部,以完成內側半月板的完整切除。
或在經前內切口切除內側半月板大部後,再經此輔助切口將半月板後角碎片切除。徹底沖洗並檢查關節,切除殘餘的半月板,取出關節內切削碎片。逐層縫合。
內側半月板籃柄狀撕裂的部分切除術:如半月板的撕裂的“籃柄”進入髁間凹,則橫形切斷中央部與周圍部分前面的連接處,用Kocher鉗抓住“籃柄”,拖向前面,用半月板切除刀在直視下向後切斷“籃柄”的後附著。
“籃柄”通常少於半月板寬度的1/2,保留周圍部分,將繼續保持部分功能。注意檢查有無其他的撕裂,並用探針檢查殘餘的半月板周圍緣。保證留下穩定平衡的半月板邊緣以保持其在關節穩定中的作用。
預後
關節鏡下半月板切除術較傳統方法優越,創傷小,功能恢復比較好。
助手用葉狀牽開器小心牽開脛側副韌帶,直視下游離半月板中部。用半月板刀的凹面,切開半月板周圍附著部向後推進。後角部分可能向後回縮,在膝關節屈曲脛骨外旋位,牽拉半月板後部向前,以弧形半月板刀將整個後附著部分離,牽拉半月板進入髁間凹,剩餘的後角附著部能夠在直視下,用半月板刀,通過髁間凹完整的切除。
當關節間隙狹窄,半月板刀通過脛骨髁的內側緣困難時,加用輔助的後內側切口,允許更完全和更容易分離後角,同時可收緊或恢復關節囊結構,特別是後斜韌帶和半膜肌的關節囊延伸部。
通過這個切口可暴露半月板的後部分,並經前切口牽開、游離半月板前2/3,用止血鉗將游離的半月板拉向後內側切口。在直視下切開後角周圍附著部,以完成內側半月板的完整切除。
或在經前內切口切除內側半月板大部後,再經此輔助切口將半月板後角碎片切除。徹底沖洗並檢查關節,切除殘餘的半月板,取出關節內切削碎片。逐層縫合。
內側半月板籃柄狀撕裂的部分切除術:如半月板的撕裂的“籃柄”進入髁間凹,則橫形切斷中央部與周圍部分前面的連接處,用Kocher鉗抓住“籃柄”,拖向前面,用半月板切除刀在直視下向後切斷“籃柄”的後附著。
“籃柄”通常少於半月板寬度的1/2,保留周圍部分,將繼續保持部分功能。注意檢查有無其他的撕裂,並用探針檢查殘餘的半月板周圍緣。保證留下穩定平衡的半月板邊緣以保持其在關節穩定中的作用。
預後
關節鏡下半月板切除術較傳統方法優越,創傷小,功能恢復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