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幫助深陷朋友圈謠言的父母

微信雖然是個新鮮事物, 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佔領了民眾的時間, 不僅是年輕人, 就連50、60後也紛紛裝上微信, 方便與孩子聯繫。 但是, 老爸老媽們轉發的資訊, 有些都帶有這樣的字眼:“太可怕了”、“太恐怖了”、“看的人都轉了”、“緊急通知”……

還記得前天我們發起了一個投票嗎?你的朋友圈究竟是哪種呢?讓小編沒想到的是, 除了天天刷屏的微商, 父母熱衷轉發謠言竟然是朋友圈中常見現象第二名, 天天做科普的小編感到好桑心, 說服父母勿信謠言也很難有木有!今天, 我們就來分析一下父母們的心理吧!

長輩們接觸網絡通常比較晚, 對網上的一些內容也缺乏辨別能力和專業的判斷, 不管真假, 轉出去再說, 於是就成了謠言的“無意識傳播者”。 在轉發資訊的時候, 長輩們不知道那是謠言, 也沒有打電話給內容中提及的所謂“國家公安部”、“中央電視臺”等權威機構核實。 他們僅僅以“為家人朋友好”為出發點, 那麼, 這些善良的老人們為什麼會如此熱衷於傳播網路謠言呢?

從老年人的心理特點來看, 玩微信的老人是屬於“不服老”類型的。 與人過四十會發生“中年危機”一樣, 隨著歲月流逝, 人進入60歲以後, 也成為了傳統觀念中的“老人”了。 此時的父母會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態度, 一種是喪失感, 就是覺得一切都已經“近黃昏”了。

還有一種是畢生發展觀, 發現退休以後的生活依然可以精彩, 會主動享受“夕陽無限好”的樂趣。 這兩種觀點不是截然分開的, 而是可以體現在同一個人身上。 玩微信的老人多是後一種類型, 他們不服老, 願意接納新鮮事物, 去跟隨時代腳步。 中老年人嚮往的是一種存在感和認同感, 他們希望被關注, 重視健康, 又渴望保護子女, 這也是他們喜歡刷這類消息的原因。

從情感需要來講, 父母需要歸屬感。

我們每個人都是有各種需要的, 而這些需要是有層次的, 最底層的是生理需要和對安全的需要, 對於健康的老人來說, 這兩點都是滿足的。 而接下來就是愛和歸屬的需要。 父母那輩人身上都有著非常明顯的時代烙印, 他們經歷了太多的動盪,

缺乏歸屬感, 這會讓老人們感到無所適從。 雖然如此, 人的本性是需要一個圈子的, 而且, 還要在圈子裡有自己的聲音, 有一定的地位, 這就是歸屬感。 流言則以駭人的標題, 吸引了很多人來點擊, 老人家也就以此來證明著自己的存在和被關注。

從社會性來講, 謠言可以滿足人的親和動機。 親和動機的意思就是我們需要與他人建立協作並且保持友好。 人之所以是一種社會動物, 是人類進化的結果, 是生存的根本。 網路流言都是告訴了你一些“驚天”的秘密, 我把這個秘密分享給你, 不管真假, 都是我的一份心意, 而且很多流言都寫著“看的人都轉了”, 如果我不轉, 豈不是辜負了你?如果你不看, 豈不是辜負了我?我轉了,

你看了, 你贊了, 甚至你評論了, 你我的連接從此達成。 雖然有些老友可能不常相見, 但是, 網路把大家連接在一起, 保持這份聯繫, 給人的感覺固然是極好的, 而分享的內容, 則不再重要。

從眾心理。 從個體來看, 與社會主導傾向保持一致, 才會更好適應這個社會, 適應周圍的人, 這是人的本能。 在父母的眼裡, 網路上的這條資訊, 畢竟傳播量很大, 畢竟“看過的人都轉了”, 這不是主流是什麼?想必好多老夥計也都看過了, 如果他們談論起此事, 我不知道, 那多囧啊, 乾脆採取主動, 分享個話題, 跟老朋友有話題來聊。 而且, 跟年輕人也有一個共同話題了, 再也不會被歎“有代溝”了, 他們願意投身“主流”。 而網路謠言, 給了他們一個從眾的切入點。

如果爸爸媽媽分享的這些內容困擾到了你, 我們該如何去幫助他們不再轉發呢?

最重要的一招, 就是——陪伴!

兒女的陪伴可以彌補以上列舉的父母的種種心理需要。 但陪伴是有技巧的:

1、陪伴不一定是天天見面, 而是讓父母從感情上覺得你是惦記著他們的。 現在年輕人工作壓力大, 可能情緒有波動, 可能時間很緊迫, 讓我們不願意或者沒時間跟父母交流。 網路給了我們一個特別好的平臺, 讓父母的世界從“流言”改為“留言”。 坐公交的時候告訴爸媽“路上好堵啊, 不過我正好可以趁這個時間跟您說說話”, 吃飯後可以跟父母講“中午跟同事去吃了工作餐, 其實好想念媽媽做的面啊”, 短短一兩句話, 就可以給父母一整天的溫情。

2、陪伴可以只講述事實,不要指責。千萬不要用“看您,又轉發這些東西”或者用更苛責的語言對待父母,這會使得本來就無力感超強的老人感到更加失落。此時的溝通技巧就是,只講事實,“媽媽,我今天看了您轉發的一個消息,其實啊……”,這樣表達出對父母的關注,她就會非常高興。我們把流言裡的內容給父母再重複一遍,她自己就會覺得荒唐或者可笑,有的可能稍加解釋,即便是面對“頑固不化”的老人,也不要著急甚至叫嚷,那樣只能把父母推到流言的漩渦裡。

3、成立“陪媽團”。網上的“新手爸媽群”、“媽媽寶寶群”比比皆是,都是交流如何育兒的,但是很少有專門的團隊來討論如何對待父母。而隨著社會發展,越來越多的老人感到無所適從,“陪媽團”成員可以一起討論,或者寫闢謠文章來讓大家轉發,或者寫一些溫情文字給父母。一個人每天做這些事情有些困難,但是群裡輪流做,一個人寫,大家來發,就簡單多了。

如何幫助深陷朋友圈謠言的父母?不要一味地責怪和埋怨,他們要的僅僅是你的陪伴!

2、陪伴可以只講述事實,不要指責。千萬不要用“看您,又轉發這些東西”或者用更苛責的語言對待父母,這會使得本來就無力感超強的老人感到更加失落。此時的溝通技巧就是,只講事實,“媽媽,我今天看了您轉發的一個消息,其實啊……”,這樣表達出對父母的關注,她就會非常高興。我們把流言裡的內容給父母再重複一遍,她自己就會覺得荒唐或者可笑,有的可能稍加解釋,即便是面對“頑固不化”的老人,也不要著急甚至叫嚷,那樣只能把父母推到流言的漩渦裡。

3、成立“陪媽團”。網上的“新手爸媽群”、“媽媽寶寶群”比比皆是,都是交流如何育兒的,但是很少有專門的團隊來討論如何對待父母。而隨著社會發展,越來越多的老人感到無所適從,“陪媽團”成員可以一起討論,或者寫闢謠文章來讓大家轉發,或者寫一些溫情文字給父母。一個人每天做這些事情有些困難,但是群裡輪流做,一個人寫,大家來發,就簡單多了。

如何幫助深陷朋友圈謠言的父母?不要一味地責怪和埋怨,他們要的僅僅是你的陪伴!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