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腦癱的出現是因出生前的腦損傷以及腦發育不全為主;出生後以腦軟化、瘢痕、硬化或腦萎縮、腦穿通等為主, 未成熟兒可出現腦組織缺氧性壞死或白質軟化, 腦細胞損傷的程度、類型、部位、年齡階段各異, 腦癱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 那麼9個月腦癱症狀表現有哪些呢?
一、運動發育落後
腦癱兒都表現有程度不等的運動發育落後, 如, 抬頭、獨坐、爬、站立、行走等粗大運動較正常兒童遲緩;抓握東西, 手指的精細動作也落後與正常小兒。
二、肌張力異常
大多數痙攣型腦癱兒, 在新生兒期表現不同程度的肌張力低下。
三、主動運動減少
新生兒期表現動作減少, 吸吮能力級覓食反映均差。 3個月時下肢踢蹬動作明顯減少或雙腿同時踢蹬。 偏癱型腦癱常表現為一側活動減少。
正常9個月小兒直立時, 若向其左右傾斜, 可出現保護性反射, 頭自動保持在正中位;9個月時小兒呈俯臥懸空位時, 做突然下降的動作, 正常小兒“降落傘”的反射, 即兩上肢向前伸展姿勢。 而腦癱小兒以上這些保護性反射、保持平衡能力均減弱或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