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保健 小兒細菌性痢疾的治療方法
細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桿菌引起的常見腸道傳染病。主要變現為發熱、腹痛、腹瀉、膿血便,重者可有驚厥及休克。細菌性痢疾屬中醫“痢疾”和“疫毒痢”範疇。臨床根據不同的證候表現將“痢疾”分為“濕熱痢”、“疫...
2016-09-23 -
該如何治療細菌性痢疾
慢性菌痢的治療: 慢性菌痢的治療效果尚欠滿意,如有顯著症狀而大便培養陽性,則需隔離治療。此外,應追查促使轉為慢性的誘因,例如是否有寄生蟲病、胃炎等加雜症,對有關伴發病進行適當的治療,鑒於慢性菌痢病程...
2017-03-09 -
如何治療細菌性痢疾
慢性菌痢的治療: 1.腸道菌群失調的處理:限制乳類和豆製品。大腸桿菌數量減少者可給乳糖和Vitc,腸球菌減少者可給葉酸。可服乳酶生(含厭氧乳桿菌)4~6g,或枯草桿菌片劑(每片含菌50億),或枯草桿...
2017-03-09 -
該怎樣治療細菌性痢疾
慢性菌痢的治療: 1.腸道紊亂的處理:可酌情用鎮靜、解痙或收斂劑。長期抗生素治療後腸道紊亂,可給乳酶生或小劑量異丙嗪、複方苯乙呱啶或針刺足三裡。也可以0.25%普魯卡因液100~200ml保留灌腸,...
2017-03-09 -
怎樣治療細菌性痢疾
慢性菌痢的治療: 1.局部灌腸療法:使較高濃度的藥物直接作用於病變部位,以增強殺菌作用,並刺激肉芽組織新生,一般作保留灌腸。常用的藥物為5%大蒜浸液100ml或0.5%~1%新黴素100~200ml...
2017-03-09 -
該怎麼治療細菌性痢疾
慢性菌痢的治療: 1. 菌苗治療:應用自身菌苗或混合菌苗,隔日皮下注射一次,劑量自每日0.25ml開始,逐漸增至2.5ml,20天為一療程。菌苗注入後可引起全身性反應,並導致局部充血,促進局部血流,...
2017-03-09 -
怎麼治療細菌性痢疾
慢性菌痢的治療: 1. 抗生素的應用:首先要抓緊致病菌的分離鑒定和藥敏檢測,致病菌不敏感或過去曾用的無效藥物暫不宜採用。大多主張聯合應用兩種不同類的抗菌藥物,劑量充足,療程須較長且需重複1~3療程。...
2017-03-09 -
細菌性痢疾該如何治療
慢性菌痢的治療: 需長期、系統治療。應盡可能地多次進行大便培養及細菌藥敏試驗,必要時進行乙狀結腸鏡檢查,作為選用藥物及衡量療效的參考。 1. 抗生素的應用:首先要抓緊致病菌的分離鑒定和藥敏檢測,致病...
2017-03-09 -
細菌性痢疾如何治療
中毒性菌痢的治療:本型來勢迅猛,應及時針對病情採取綜合性措施搶救。 1.糾正水與電解質紊亂:應補充失液量及鉀、鈉離子,但需慎防用量過大速度過快而引起肺水腫、腦水腫。2.抗菌治療:採用慶大黴素或阿米卡...
2017-03-09 -
細菌性痢疾該怎樣治療
中毒性菌痢的治療:本型來勢迅猛,應及時針對病情採取綜合性措施搶救。 1.治療呼吸衰竭:應保持呼吸道通暢、給氧、脫水療法(如應用甘露醇或山梨醇)、嚴格控制入液量。必要時給予山梗菜堿、尼可刹米等肌注或靜...
2017-03-09 -
細菌性痢疾怎樣治療
中毒性菌痢的治療:本型來勢迅猛,應及時針對病情採取綜合性措施搶救。 1.迴圈衰竭的處理 ⑴擴充血容量:因有效迴圈血量減少,應予補充血容量,可快速靜脈輸入低分子右旋糖酐或葡萄糖氯化鈉溶液,首劑10~2...
2017-03-09 -
細菌性痢疾該怎麼治療
中毒性菌痢的治療:本型來勢迅猛,應及時針對病情採取綜合性措施搶救。 1.高熱和驚厥的治療:高熱易引起驚厥而加重腦缺氧和腦水腫,應用安乃近及物理降溫,無效或伴躁動不安、反復驚厥或驚跳者,可給予亞冬眠療...
2017-03-09 -
細菌性痢疾怎麼治療
中毒性菌痢的治療:本型來勢迅猛,應及時針對病情採取綜合性措施搶救。 1.抗菌治療:採用慶大黴素或阿米卡星與氨苄西林靜脈注射,劑量、用法同急性期,中毒症狀好轉後,按一般急性菌痢治療或改用複方磺胺甲噁唑...
2017-03-09 -
細菌性痢疾的治療
急性菌痢的治療 1.病原治療:近年來痢疾桿菌的耐藥菌株,尤其是多重耐藥菌株漸見增多,糞便培養檢得致病菌時需作藥敏試驗,以指導合理用藥。 ⑴磺胺類藥:磺胺藥對痢疾桿菌有抗菌活性,但如與甲氧苄氨嘧啶(T...
2017-03-09 -
該如何鑒別診斷細菌性痢疾
急性細菌性痢疾起病急,高熱、畏寒、噁心、嘔吐,膿血便,數小時後出現陣發性腹痛、腹瀉,一日大便3—5次,呈糊狀或水樣,混有少許粘液,裡急後重不明顯,數日自愈;重者可有粘液膿血便,四肢發涼,血壓降低,甚...
2017-03-09 -
該怎樣鑒別診斷細菌性痢疾
本病根據起病緩急和病情輕重可分為急性細菌性痢疾、中毒性細菌性痢疾和慢性細菌性痢疾。急性細菌性痢疾起病急,高熱、畏寒、噁心、嘔吐,膿血便,數小時後出現陣發性腹痛、腹瀉,一日大便3—5次,呈糊狀或水樣,...
2017-03-09 -
怎樣鑒別診斷細菌性痢疾
細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桿菌引起的腸道傳染病,全年均有發病,以夏秋季發病率為高。基本病理改變為結腸的化膿性潰瘍性炎症,臨床以發熱、腹痛、粘液和膿血便、裡急後重及腹部壓痛為特徵。本病的傳染源為患者及帶菌者,...
2017-03-09 -
該怎麼鑒別診斷細菌性痢疾
併發症: 慢性菌痢有潰瘍結腸病變者,可併發營養不良、貧血、維生素缺乏症及神經官能症。尚可引致溶血性尿毒綜合征、Reiter綜合征、類白血病反應等。兒童患者可併發中耳炎、口角炎、脫肛。併發敗血症者罕見...
2017-03-09 -
怎麼鑒別診斷細菌性痢疾
併發症: 在恢復期或急性期偶可有多發生、滲出性大關節炎,關節紅腫,數周內自行消退。孕婦重症患者可致流產或早產。慢性菌痢有潰瘍結腸病變者,可併發營養不良、貧血、維生素缺乏症及神經官能症。尚可引致溶血性...
2017-03-09 -
細菌性痢疾該如何鑒別診斷
(一)糞便檢查:典型痢疾糞便中無糞質,量少,呈鮮紅粘凍狀,無臭味。鏡檢可見大量膿細胞及紅細胞,並有巨噬細胞。培養可檢出致病菌。如採樣不當、標本擱置過久,或患者已接受抗菌治療,則培養結果常不理想。常用...
2017-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