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細菌性痢疾該如何鑒別診斷

(一)糞便檢查:典型痢疾糞便中無糞質, 量少, 呈鮮紅粘凍狀, 無臭味。 鏡檢可見大量膿細胞及紅細胞, 並有巨噬細胞。 培養可檢出致病菌。 如採樣不當、標本擱置過久, 或患者已接受抗菌治療, 則培養結果常不理想。 常用的鑒別培養基為SS瓊脂和麥康凱瓊脂。

(二)血象:急性病例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有中等度升高。 慢性病人可有輕度貧血。

(三)其他檢查:螢光抗體染色技術為快速檢查方法之一, 較細胞培養靈敏。 國內採用免疫螢光菌球法, 方法簡便, 靈敏性及特異性均高, 採樣後8小時即可作出診斷, 且細菌可繼續培養並作藥敏試驗。

乙狀結腸鏡檢查可見急性期腸粘膜彌漫性充血、水腫、大量滲出、有淺表潰瘍, 有時有假膜形成。 慢性期的腸粘膜呈顆粒狀, 可見潰瘍或息肉形成, 自病變部位刮取分泌物作培養, 可提高檢出率。 此外, X線鋇劑檢查在慢性期患者, 可見腸道痙攣、動力改變、袋形消失、腸腔狹窄、腸粘膜增厚, 或呈節段狀。 近年來有人以葡萄球菌協同凝集試驗作為菌痢的快速診斷手段, 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異性。

急性菌痢應與下述疾患鑒別。

(一)流行性乙型腦炎:本病表現和流行季節與菌痢(重型或中毒型)相似, 後者發病更急, 進展迅猛、且易併發休克, 可以溫鹽水灌腸並做鏡檢及細菌培養。 此外, 本病尚應與沙門氏菌感染、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大腸桿菌腹瀉、空腸彎麴菌腸炎、病毒性腸炎等相鑒別。

慢性菌痢應與慢性血吸蟲病、直腸癌、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等鑒別。

(二)阿米巴痢疾:起病一般緩慢, 少有毒血症症狀, 裡急後重感較輕, 大便次數亦較少, 腹痛多在右側, 典型者糞便呈果醬樣, 有腐臭。 鏡檢僅見少許白細胞、紅細胞凝集成團, 常有夏科-雷登氏結晶體, 可找到阿米巴滋養體。 乙狀結腸鏡檢查, 見粘膜大多正常, 有散在潰瘍。 本病易併發肝膿腫。

流行季節有腹痛、腹瀉及膿血樣便者即應考慮菌痢的可能。 急性期病人多有發熱, 且多出現於消化道症狀之前。 慢性期病人的過去發作史甚為重要, 大便塗片鏡檢和細菌培養有助於診斷的確立。

乙狀結腸鏡檢查及X線鋇劑檢查, 對鑒別慢性菌痢和其他腸道疾患有一定價值。 在菌痢流行季節, 凡突然發熱、驚厥而無其他症狀的患兒, 必須考慮到中毒型菌痢的可能, 應遲早用肛試取標本或以鹽水灌腸取材作塗片鏡檢和細菌培養。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