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表半裡中和湯
【處方】人參的功效與作用2錢,陳皮的功效與作用2錢,黃耆1錢5分,當歸的功效與作用1錢5分,白術1錢5分,白芷1錢5分,川芎的功效與作用、茯苓的功效與作用、皂角的功效與作用刺、乳香、沒藥、金銀花的功...
2017-02-19 -
半表半裡概念產生於漢代
半表半裡屬八綱概念 胡希恕先生,通過許多醫史資料考證,又經反復讀《傷寒論》全文,否定了《傷寒論》的六經理論不是來自《內經》,明確提出《傷寒論》的“六經來自八綱”、“其實六經即是八綱”以及“中醫辨證主...
2017-03-09 -
半表半裡
【半表半裡】指病變部位既不在表,也不在裡,而介於表裡之間。例如少陽病,在三陽來說,已離開太陽之表,但又未入陽明之裡,出現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心煩作嘔、不欲飲食、口苦,咽幹、目眩、脈弦等,稱為半表半裡...
2017-03-10 -
半表半裡成熟于東漢
關於“半表半裡”這一術語成熟的年代,不論是從考證文獻看,還是從《傷寒論》的主要內容看,半表半裡是八綱的病位概念,是由病位概念表、裡衍生而來。“半表半裡”最早出現於《傷寒論》而且成熟於《傷寒論》,時代...
2017-03-11 -
用排除法診斷半表半裡證
●半表半裡是經方的重要概念之一。半表半裡的陽證為少陽病,半表半裡的陰證為厥陰病。半表半裡證當治以“和”法。 ●對於複雜病症,難以直接根據條文提綱判斷是否屬於半表半裡證的,可以採取排除法。即排除了病位...
2017-03-11 -
半表半裡 始於《傷寒論》
對於半表半裡是誰先提出、最早見於何處?歷來爭議不斷,多數人認為是成無己先提出,理由是《傷寒論》記載是“此為半在裡半在外也”,而成無己才明確提出“半表半裡”。即“半在裡半在外”,和“半表半裡”不是同...
2013-06-01 -
《傷寒論》中的“半表半裡”
《傷寒論》,是一部闡述外感及其雜病治療規律的專著。張仲景原著《傷寒雜病論》,在流傳的過程中,經後人整理編纂將其中外感熱病內容結集為《傷寒論》,另一部分主要論述內科雜病。今天我們來講講《傷寒論》中的...
2013-10-08 -
如何向另一半表達“我想你了”?
你想TA了,或許你們的關係還不到你能直接表達的地步,或許你的內心含蓄羞澀,再或許你只想偷偷地發洩。自己心底迫切地思念不想讓TA發現,那些說不出口的思念,該如何表達?今天小編就教大家,如何向另一半表達...
2017-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