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灸文化--明代
明代的針灸學發展主流表現在對於前代或前人針灸文獻的彙編整理,出現了四部集成性的針灸全書——《針灸大全》、《針灸節要聚英》、《針灸大成》、《類經圖翼》;同時四部大型綜合性醫書——《普濟方》、《醫學綱...
2017-03-07 -
針灸文化--晉—唐時期
針灸理論在繼續發展。晉朝時皇甫謐類集黃帝三經——《靈樞》、《素問》、《黃帝明堂經》而編成《針灸甲乙經》,成為最早的針灸學專著,也成為黃帝針派之正脈。另一方面,針灸名醫諸家也不斷總結前人和自己的臨證...
2017-03-07 -
針灸模型
形象的針灸模型比僅有的文字記載更能讓人理解,對於教學、臨床以及科研有著無以替代的地位。目前學術界公認的最早的針灸模型當數宋王惟一設計鑄造的天聖針灸銅人。銅人作為最據代表的針灸模型在此後各個朝代均得到...
2017-03-07 -
古代針灸治療圖概述
古代針灸治療文獻曾有一種很科學的表現方式,即每一首針灸處方均附有該處方的取穴圖,圖上一一標示組成該處方的所有腧穴。由於古代不同的針灸流派有不同的理論與經驗,因此出現以下三種情況:第一,同一個穴名可能...
2017-03-07 -
慢性咽炎的針灸療法
①體針 取穴:咽炎穴、人迎(雙側)、廉泉。 咽炎穴位置:甲狀輭骨上緣,正中旁開1.5寸,人迎穴上1寸。 操作:先針咽炎穴,用左手拇指輕推甲狀輭骨,並以指切法將頸動脈推向外方,用1.5毫針向咽後壁刺...
2017-03-07 -
感音性耳聾的針灸療法
①體針 取穴:a.耳門、完骨、聽敏、風市、合谷、外關;b.聽會、頭竅陰、百會、足三裡、會宗、合穀。 聽敏穴位置:耳垂下緣根部之點。 操作:單耳聾可重用患側穴,雙耳聾用雙側穴,每日1次,每次留針60...
2017-03-07 -
多形紅斑的針灸療法
穴位充氧法 取穴:上肢:a.曲池、外關;b.大陵、合穀。下肢:a.上巨虛、陽輔;b.足三裡、光明。 操作:每次取一組穴位,交替使用。每穴充氧3~5毫升,每日或隔日治療1次,10次為一療程。 療效:...
2017-03-07 -
習慣性流產的針灸療法
體針 取穴:主穴:分9組。①太沖、曲泉;②陽陵泉、帶脈;③神門、少海;④陽池、支溝;⑤陰陵泉、地機;⑥足三裡、天樞;⑦尺澤、太淵;⑧曲池、臂懦;⑨太溪、石關。 操作:上述9組穴位,指妊娠或流產好發...
2017-03-07 -
婦女更年期綜合征的針灸療法
①體針 取穴:主穴:大椎、關元、氣海、中脘、腎俞、合穀、足三裡。配穴:曲骨、印堂。 操作:每次取2~3穴,按常規消毒,按先後順序施針,只針不灸,用瀉法,留針26~30分鐘,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
2017-03-07 -
疣的針灸療法
①體針 取穴: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患處。土般為母疣,即多發疣中最先發或體積最大者。 操作:阿是穴常規消毒,取28號0.5~1寸不銹鋼毫針,在母疣頂面中點垂直進針。為了減輕針刺時疼痛,可先捏緊疣之...
2017-03-07 -
銀屑病的針灸療法
①刺血拔罐 取穴:大椎、陶道、肝俞、脾俞穴、胸5~6夾脊穴、腰1~2夾脊穴。 操作:先用三棱針在上穴點刺,然後拔罐5~10分鐘,起罐後放血0.3~0.5毫升。再取胸5~6,腰1~2二夾脊穴電針20...
2017-03-07 -
病毒性心肌炎的針灸療法
耳穴壓丸 取穴:①窒性早搏:心、冠狀動脈、毛細血管、前列腺;②房性早搏:心房、小腸、腎;③結性早搏:房室結、毛細血管、迷走;④I度房室傳導阻滯:房室結、腎上腺、迷走。冠狀動脈穴位置:耳輪腳未端和對...
2017-03-07 -
化膿性骨髓炎的針灸療法
取穴:外關、八邪。 操作:2穴均取,八邪穴取手指骨髓炎患指兩旁穴,撚轉得氣後,留針15分鐘,以針感放射到患指頭為佳。出針後用艾絨20克置於灸器中點燃煙熏病灶部位30分鐘。 療效:本法治療手指骨髓炎...
2017-03-07 -
高脂血症的針灸療法
①體針 取穴:主穴:內關、心俞、曲池;配穴:風池、環跳、神門、通裡、大杼、厥陰俞。 操作:取主穴1~2個,配穴可上下左右交叉配合取穴,快速進針,緩慢推進,要求針感一般有酸、麻、舒適感。留針15~3...
2017-03-07 -
慢性萎縮性胃炎的針灸療法
取穴:肝俞、胃俞、足三裡。 操作:用黃芪注射液4毫升、紅花當歸川芎注射液4毫升、胎盤注射液2毫升、注射用維生素B120.1毫克和維生素C250毫克,可加入10%葡萄糖溶液2毫升,混合穴位注射,隔日...
2017-03-07 -
慢性病毒性肝炎的針灸療法
①體針 取穴:足三裡、氣海、大椎。 操作:以提插撚轉平補平瀉淺為主。足三裡針後加艾條溫和灸5~10分鐘,以局部紅暈為度,留針30分鐘,10分鐘撚針一次;氣海單灸,不針;大椎單針不灸,得氣後小幅度持...
2017-03-07 -
白血病的針灸療法
取穴:命門、絕骨、至陰。 操作:命門、絕骨用平補平瀉法,至陰用陽中隱陰法,留針40分鐘,命門穴針上加灸15~20分鐘,每日1次。 療效:1例慢性粒細胞患者,經中西醫治療無效,加用針灸治療,4個月以...
2017-03-07 -
再生障礙性貧血的針灸療法
①電針 取穴:甲組:大椎、腎俞、足三裡;乙組:大椎、膏肓俞、合穀、血海。 操作:以連續波與起伏波交替,頻率60~200次/分,每次30分鐘,電流以患者耐受最大量為限,每日1次,兩組交替,15次為一...
2017-03-07 -
腎病綜合征的針灸療法
①電針 取穴:中脘、水分、天樞、關元、風池、天柱、三焦俞、腎俞、京門。 操作:用NA?J型低周波治療器以4Hz/80μV的低周波電流刺激,每週2次,每次20分鐘。病程短者(急性期)治療30次,病程...
2017-03-07 -
胃下垂的針灸療法
1、芒針 取穴:主穴:巨闕、劍突下1寸。配穴:承滿(右)、鳩尾。 操作:一般僅取主穴,如效不顯,改用配穴。每次選一穴。芒針選用28~32號7~8寸長之毫針。患者平臥,放鬆腹肌,調勻呼吸。巨闕穴刺法...
2017-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