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脾積二聖丸【處方】雷丸1兩,神曲(炒)1兩,麥蘖(炒)1兩,陳皮的功效與作用1兩,青皮1兩,茯苓的功效與作用1兩,苦葶藶1兩,石三棱1兩,蘿蔔子(炒,別研)1兩,阿魏1兩,白豆蔻1兩,沉香1兩,青木香1兩,廣... 2017-03-04
- 
                                
                                    心脾兩虛型癲癇症狀:久發不愈,卒然昏僕,或僅頭部下垂,四肢抽搐無力,伴面色蒼白,口吐白沫,口噤目閉,二便自遺,舌質淡,苔白,脈弱。 治則治法:補益氣血,健脾寧心。 中成藥:①人參歸脾丸,口服,1次1丸,1日2次... 2017-03-04
- 
                                
                                    心脾兩虛型不寐症狀:多夢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頭暈目眩,伴有四肢倦怠,面色少華,舌淡,苔薄,脈細無力。 病因病機:心脾虧虛,血不養心,神不守舍則不寐,可因久病或外傷、產後失血過多導致。 治則治法:補益心脾,... 2017-03-04
- 
                                
                                    心脾兩虛型癇病治療方法:六君子湯合歸脾東加減。 證候表現:反復發癇,神疲乏力,心悸氣短,失眠多夢,面色蒼白,體瘦納呆,大便溏薄,舌質淡,苔白膩,脈沉細而弱 病因病機:癇發日久,耗傷氣血,心脾兩傷,心神失養 治則... 2017-03-04
- 
                                
                                    心脾兩虛型健忘症狀:遇事善忘,心悸乏力,氣短神疲,兼有面色無華,口唇色淡,少寐多夢,納少腹脹,大便溏薄,舌淡胖或有齒痕,苔薄白,脈細弱。 病因病機:氣血不足,心脾兩虛,心神失養。 治則治法:補血養心,益氣安神。... 2017-03-04
- 
                                
                                    心脾不足型健忘治療方法:歸脾東加減。 證候表現:健忘失眠,心悸神倦,納呆氣短,脘腹脹滿,舌淡,脈細弱 治則治法:補益心脾 方用:歸脾東加減。 出處:《中醫內科學》·第二章心系病證(卷)·第三節不寐(篇) 原文:... 2017-03-04
- 
                                
                                    心脾火逆型厥證治療方法:甘麥大棗湯合龍骨牡蠣。 病因病機:若風火震動心脾 證候表現:而為悸為消者 處方:用甘麥大棗湯合龍、牡之屬。 治則治法:為緩其急、鎮其逆法 出處:《醫學從眾錄》·卷四(卷)·痙厥癲狂癇癱瘓... 2017-03-04
- 
                                
                                    腸胃積熱型便秘(結腸慢傳輸型)症狀:大便幹結如栗,便時肛門疼痛,小便短赤,腹部脹滿或痛,口幹口臭,心煩不寐,舌紅苔黃燥,脈滑數。 治則治法:清熱通腑,行氣潤腸。 中成藥:麻仁丸、黃連上清丸等。 方藥:潤腸丸加減。枳實、當歸尾、... 2017-03-04
- 
                                
                                    心脾兩虛型淋證(勞淋)治療方法:宜歸脾湯,或辰砂妙香散,吞威喜丸,或妙香散和五苓散。 病因病機:若因思慮過度致淋 證候表現:其狀小腹弦急,痛引於臍,小便出少氣數。 方用:宜歸脾湯,或辰砂妙香散,吞威喜丸,或妙香散和五苓... 2017-03-04
- 
                                
                                    心脾兩虛型鬱病治療方法:歸脾東加減。 證候表現:多思善疑,頭暈神疲,心悸膽怯,失眠健忘,納差,面色不華,舌質淡,苔薄白,脈細 病因病機:脾虛血虧,心失所養 治則治法:健脾養心,補益氣血 方用:歸脾東加減 出處:... 2017-03-04
- 
                                
                                    心脾鬱結型鬱病治療方法:歸脾湯去白術加白芍。 病因病機:思鬱傷心脾,失血 處方:歸脾湯去白術,加白芍。 出處:《類證治裁》·卷之三(卷)·鬱(篇) 原文:思鬱傷心脾,失血,(歸脾湯去白術,加白芍。) 2017-03-04
- 
                                
                                    脾經積熱型虛勞治療方法:小甘露飲。 病因病機:意外致思而成。實熱則四肢不和。 證候表現:則四肢不和,脹滿氣急不安 處方:宜小甘露飲。 出處:《證治準繩·雜病(1-4冊)》·第一冊(卷)·諸傷門(門) 原文:實熱... 2017-03-04
- 
                                
                                    肝經積熱型虛勞治療方法:羚羊角散。 病因病機:盡力謀慮而成。實熱則關格牢澀不通。 證候表現:關格牢澀不通,眼目赤澀,煩悶熱壅,毛悴色夭 處方:宜羚羊角散。 出處:《證治準繩·雜病(1-4冊)》·第一冊(卷)·諸... 2017-03-04
- 
                                
                                    心脾火毒型疔治療方法:紫雪散、黃連解毒湯、蟾酥丸。 證候表現:舌疔舌上生紫皰,其形如豆寒熱增。(注)舌生紫皰,其形如豆,堅硬,寒熱,疼痛應心。 病因病機:心脾火毒 處方:初起宜用蟾酥丸含於舌下,隨化隨咽,或再... 2017-03-04
- 
                                
                                    心脾血虛型瘰鬁治療方法:歸脾湯。 證候表現:瘰鬁馬刀潰破後虛煩不寐者。 處方:宜歸脾湯調理。 出處:《外科心法要訣》·卷六十四(卷)·項部(篇) 原文:虛煩不寐者,宜歸脾湯調理。 2017-03-04
- 
                                
                                    熱乘心脾型子煩治療方法:人參犀角湯。 病因病機:心脾二經,氣通於口舌。妊娠臟腑氣虛,營衛不調,陰陽隔絕,熱乘心脾,津液枯少。 證候表現:故煩躁而舌幹口渴也。 處方:宜人參犀角湯。 出處:《竹林女科證治》·卷二(... 2017-03-04
- 
                                
                                    火盛積熱型陰瘡治療方法:抽薪飲、大分清飲。 證候表現:淋澀而火盛痛脹者。 病因病機:淋澀而火盛痛脹者。 處方:宜大分清飲。 處方:或抽薪飲。 出處:《景嶽全書(卷26-38)》·卷之三十八人集婦人規(下)(卷)... 2017-03-04
- 
                                
                                    心脾氣虛型帶下病治療方法:歸脾湯。 證候表現:健忘怔忡,驚悸不寐,怠惰體困,不思飲食,時常白帶不止。 病因病機:由思慮過傷心脾也。 處方:宜歸脾湯。 出處:《婦科玉尺》·卷五(卷)·帶下(篇) 原文:健忘怔忡,驚... 2017-03-05
- 
                                
                                    胃中積熱型胎黃治療方法:瀉黃散。 證候表現:若初生及百日半年之間,不因病而身黃者,胃熱胎黃也,腹大食土為脾疳,兼作渴飲冷者。 病因病機:胃熱胎黃也。 處方:用瀉黃散(脾)。 出處:《幼科證治準繩》·集之八脾臟部... 2017-03-05
- 
                                
                                    乳積熱傷型小兒嘔吐治療方法:六一散。 證候表現:物出熱,面赤唇燥者是也。 病因病機:傷熱乳者。 處方:宜六一散,煨生薑煎湯調服。 出處:《幼科發揮》·五臟主病(篇)·脾所生病(章) 原文:傷熱乳者,物出熱,面赤唇燥... 2017-03-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