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濕疹梅花針療法
濕疹屬中醫“濕瘡”範疇,但因其症狀與發病部位不同,名稱各異。任何年齡、任何部位均可發生。臨床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其病程較長,反復發作,多為對稱性。急性濕疹表現為瘙癢,皮膚潮紅,丘疹,水皰,滲出,糜...
2017-03-07 -
梅花針技術的中醫理論原理
梅花針技術是以中醫經絡學說為依據的,重點是經絡學說中的“十二皮部”。經絡為人體氣血運行的通路,內屬於臟腑,外布於肢節,將人體各個部分連綴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十二皮部即指十二經脈在體表的分區,也就是十...
2017-03-07 -
梅花針的常見結構
梅花針由於針數多少不一,故名稱各異。古人把5根針捆成一束,像梅花的形狀,故稱為梅花針;將7根針捆成一束的叫七星針;將18根針嵌制在竹簽上的,則稱為羅漢針。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梅花針的治療技術有...
2017-03-07 -
梅花針的製作
材料準備 (1)針 選擇品質較好而堅韌耐用的5-6號縫衣鋼針5-7枚,最好是不銹鋼針,針 體要直,針尖不宜過尖,一般針長2.8-3釐米。 (2)筷子 一般選用富有彈性、塗漆的圓形筷子1根即可,或...
2017-03-07 -
梅花針的保存、修理與消毒
梅花針組必須保待乾淨,切忌針尖與硬物碰撞,以致損壞針尖。梅花針要注意保管、防止針尖生銹帶鉤、針柄折斷、針頭碎裂。一般要求如下: (1)保存 將制好的針具,用消毒幹棉花包住針尖,再用錫紙或塑膠蒲膜包...
2017-03-07 -
梅花針的持針方法
梅花針的持針方法有著嚴格的規範要求,如果持針不正確,就不可能以靈巧的腕力進行彈刺手法。一方面握針不能過緊,過緊會使腕關節肌肉緊張,影響靈活運動,以致不能產生彈刺衝力;另一方面握針不能過松,過松會使...
2017-03-07 -
梅花針的練針方法
學握梅花針的正確手法,練習是關鍵。練針,就是為了增強手腕的彈力和力度,掌握正確的叩打手法。因為對不同的疾病和不同的叩打部位,必須採用輕重不同的刺激量。刺激過重,必將增加患者痛苦;刺激太輕,又不能達...
2017-03-07 -
梅花針的補瀉手法
梅花針治病,應根據不同病證,採取不同手法,達到或補或瀉的作用。常用的補瀉手法,有迎隨補瀉和輕重補瀉等。 (1)迎隨補瀉法 1)補法:根據病證,按照經脈、經穴主治功能,選擇經脈中一段或幾個穴位之間的...
2017-03-07 -
梅花針的輔助手法
梅花針輔助手法的運用,主要依賴術者左手拇指、食指靈巧地配合梅花針叩打來進行。臨床操作要求如下。 (1)確定治療部位 根據病證選取治療部位或穴位,指導患者使其體位正確,充分暴露施針部位,並使患者舒適...
2017-03-07 -
梅花針的刺激強度
梅花針技術在臨床應用時,根據患者體質、年齡、病證、叩刺部位和耐受程度的不同,採用輕、中、重三種不同的刺激強度。 (1)輕度刺激 叩打時使用腕力較輕,衝力較小,使患者稍有疼痛感,皮膚局部略有潮紅,但...
2017-03-07 -
梅花針的刺激順序
(1)部位順序 先刺脊柱兩側(即從胸椎的兩側到尾椎的兩側),依次為頸椎的兩側一胸、腹部一四肢一頭部。 (2)方向順序 通常是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前到後,從內到外,也有個別人的習慣是從下到上的刺激...
2017-03-07 -
影響梅花針刺激強度的因素
影響梅花針刺激強度的因素一般分為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兩類。 (1)主觀因素(主要是對術者而言) 1)叩打力秘的大小:力蜇大即刺激強;力量小即刺激弱。主要是依叩打彈力的強弱而定。 2)叩打頻率的快慢:...
2017-03-07 -
梅花針的叩剌部位
(1)經脈循行刺激 就是按經脈循行路線,根據病證及經脈主治,選取經脈—段或幾段,運用梅花針沿著經脈循行路線叩打2-3行。每行距離0.3-0.5釐米,每針相距0.5-1.0釐米。必要時也可以在2行中...
2017-03-07 -
梅花針施術前準備
(1)解釋 為了取得患者的積極配合,在治療前,應向患者進行必要的解釋,包括刺激的疼痛、病程、療程、疾病的預後等,尤其對初診患者,更加有必要進行解釋,以免患者產生恐懼心理,或不願意接受本療法的治療,...
2017-03-07 -
梅花針施術前檢查的臨床意義
(1)有助於早期診斷 有些疾病初期,自覺症狀尚不明顯,如胃腸功能不良、肝病和輕度屈光不正等,有時能幫助早期診斷。 (2)有助於疾病治療 根據脊柱兩側和其他部位的檢查結果,在陽性物及陽性反應區,用梅...
2017-03-07 -
梅花針治療原則
臨床應用時,要根據臨床經驗和部位(或穴位)的主治範圍來制訂治療方案(應刺部位)。 具體要根據疾病和病情不同而定,但通常必須諤循下列三原則。 1)常規部位與重點部位、局部病變部位相結合的原則。 2)...
2017-03-07 -
梅花針刺激部位配合法
梅花針技術在臨床上的應用不同於針灸的配穴法,其基本特點是以整體刺激部位、重點刺激部位和局部刺激部位等相配合來治療疾病的。其治療原則配合法主要如下。 (1)整體與局部相配合 即脊柱兩側(頸椎到尾椎的...
2017-03-07 -
梅花針叩刺治療時患者的體位
體位的選擇原則,一是盡批採取讓患者自然舒適,又能持久的體位;二是便於醫生的操作。現將臨床常用的體位介紹如下。 (1)俯伏坐位 這種體位最為常用。如叩打後頸部、肩部、背部、腰部、抵部、臀部、骼...
2017-03-07 -
梅花針局部叩刺法
局部叩刺即在病變局部叩刺,或在病變局部由週邊向中心圍刺或散刺。 在脊柱兩側及體表其他部位檢查.發現陽性物(條索狀物、結節狀物、海綿狀物)及陽性反應區(酸、痛、麻、木),在治療時須重點叩打。其叩打方...
2017-03-07 -
梅花針穴位叩刺法
穴位叩刺法即在選擇好的穴位表面皮區進行叩刺。臨床較常用的有各種特定穴、華佗夾脊穴、阿是穴等。每個穴位叩打範圍,要根據小孩和成人個體差異,人體的高矮胖瘦,以及穴位所在部位而定。一般在穴位表面0.5-...
2017-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