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濕濁中阻型急性病毒性肝炎
症狀:脘悶不饑,肢體困重,怠惰嗜臥,口中黏膩,大便溏瀉,舌苔膩,脈濡緩。 治則治法:清熱利濕,健脾和胃。 中成藥:①利肝寧膠囊,口服,1次4粒,1日3次;②垂盆草沖劑,沖服,1次6g,1日2次。 ...
2017-02-19 -
濕濁中阻型酒精性肝病
症狀:脘腹悶滿,食欲不振,口中黏淡無味,噁心,嘔吐,泄瀉,肢體困倦乏力,舌苔白膩,脈濡。 治則治法:升清降濁,除濕和中。 中成藥:五苓散,口服,1次6~9g,1日2次。 方藥:胃苓東加減。蒼術9g...
2017-02-19 -
濕濁型慢性腎小球腎炎
症狀:納呆,噁心或嘔吐,口中黏膩,脘脹或腹脹,身重困倦,精神萎靡,舌苔膩,脈緩。 治則治法:溫陽泄濁。 中成藥:尿毒清顆粒,沖服,1次1袋,1日3次。 方藥:溫脾東加減。制大黃9g,人參(單煎)1...
2017-02-23 -
脾腎氣虛濕濁纏綿型慢性腎盂腎炎
症狀:每逢勞累則見尿頻、尿急、尿痛或者小便淋瀝不暢、腰膝酸軟,食少神疲,少腹墜脹,甚則畏寒肢冷,面浮肢腫,舌淡苔薄白潤,脈沉細無力。 治則治法:健脾益腎,清利濕濁。 中成藥:①補中益氣丸,口服,1...
2017-02-23 -
濕濁中阻型嘔吐(急性胃炎)
症狀:噁心嘔吐,脘痞不食,頭身困重,胸膈滿悶,或心悸頭眩,身熱不揚,大便粘膩不爽,舌淡紅或暗紅,苔白膩,脈滑。 治則治法:化濕泄濁,理氣止嘔。 中成藥:三九胃泰等。 方藥:三仁東加減。杏仁、薏苡仁...
2017-03-04 -
陽氣虛血瘀濕濁型消渴病腎病晚期
症狀:氣虛證:①神疲乏力;②少氣懶言;③自汗易感;④舌胖有印;⑤脈弱。血虛證:①面色無華;②唇甲色淡;③經少色淡;④舌胖質淡;⑤脈細。陽虛證:①畏寒肢冷;②腰膝怕冷;③面足浮腫;④夜尿頻多;⑤舌胖...
2017-03-04 -
氣血陰陽俱虛血瘀濕濁型消渴病腎病晚期
症狀:氣虛證:①神疲乏力;②少氣懶言;③自汗易感;④舌胖有印;⑤脈弱。血虛證:①面色無華;②唇甲色淡;③經少色淡;④舌胖質淡;⑤脈細。陰虛證:①怕熱汗出,或有盜汗;②咽幹口渴;③大便幹;④手足心熱...
2017-03-04 -
氣陰虛血瘀濕濁型消渴病腎病晚期
症狀:氣虛證:①神疲乏力;②少氣懶言;③自汗易感;④舌胖有印;⑤脈弱。血虛證:①面色無華;②唇甲色淡;③經少色淡;④舌胖質淡;⑤脈細。陰虛證:①怕熱汗出,或有盜汗;②咽幹口渴;③大便幹;④手足心熱...
2017-03-04 -
濕濁內蘊型痿病(多發性硬化)
症狀:眩暈,頭痛,頭重如裹,倦怠無力,胸悶,腹脹,口淡食少,嘔吐痰涎,言語不利,下肢困重,僵硬無力,步履失調,舌體胖大色淡紅,苔白黃膩,脈滑數或沉濡。 治則治法:化濕行氣。 中成藥:五苓散等。 方...
2017-03-04 -
濕濁蒙上泌別失職型濕溫
病因病機:濕熱受自口鼻,由募原直走中道 證候表現:不饑不食,機竅不靈 處方:三香湯主之。 病因病機:此邪從上焦來 治則治法:還使上焦去法也 處方:三香湯方(微苦微辛微寒兼芳香法)瓜蔞皮(三錢)桔梗...
2017-03-04 -
濕濁型慢性腎衰竭(慢性腎功能衰竭)
症狀:主症:噁心嘔吐,肢體困重,食少納呆。 次症:脘腹脹滿,口中粘膩,舌苔厚膩。 治則治法:祛濕化濁。 中成藥:海昆腎喜膠囊、尿毒清顆粒等。 方藥:法半夏、白術、陳皮、白蔻仁、春砂仁(後下)等。
2017-03-04 -
濕濁偏甚型帶下病
病因病機:若濕濁偏甚。 證候表現:症見帶下量多,色白,如豆渣狀或凝乳狀,陰部瘙癢;脘悶納差,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則治法:治宜清熱利濕,疏風化濁。 治療方法:萆薢滲濕東加蒼術、藿香。 處方:萆...
2017-03-05 -
濕濁內蘊型多發性硬化
症狀:下肢困重,僵硬無力,步履失調,言語不利,頭重如裹,胸悶腹脹,舌苔膩,脈滑或濡。 治則治法:化濕行氣。 中成藥:①五苓散,口服,1次6~9g,1日2次;②平胃丸,口服,餐前服用,1次6~9g,...
2017-03-06 -
從風濕濁瘀論治疹瘡
每年春夏之交,氣候變化多端,地氣薰蒸,人體易感疫氣而患上疹瘡病,或表現為全身蕁麻疹樣,或表現為局部瘡瘍樣,或表現為奇癢疥瘡樣。總之,病人感覺瘙癢難受,甚至感染併發其他病症者。從風、濕、濁、瘀四個類...
2017-03-11 -
精索靜脈曲張症狀可能產生鬱積性潰瘍
隨著男性知識的普及,越來越多的男性開始關注精索靜脈曲張症狀。由於不少人對精索靜脈曲張症狀不是很瞭解,所以很多人想知道精索靜脈曲張症狀。下面是專家對精索靜脈曲張症狀的介紹。 通常精索靜脈曲張症狀都...
2012-02-17 -
夏季怎麼預防濕濁鬱積
寒涼是首當其衝的罪魁禍首,無論是空調房還是冷飲,內外交加的寒性都可能損傷體內已經不足的陽氣。因此,室內空調溫度不宜低於26℃,且要調成除濕模式。其次是濕濁,大量進食海鮮、牛羊肉、油脂高的食物都會...
2012-07-21 -
紅斑狼瘡之熱鬱積飲證的治療
中醫認為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病因為先天不足、六淫外傷以及瘀血阻絡,與中醫學的“蝶瘡流注”相似,可歸屬於“鬼臉瘡”、“蝴蝶丹”、“陰陽毒”等範疇。中醫辨證可將其分為多個證型,如氣營熱盛證、陰虛內熱證、熱...
2012-09-29 -
濕濁阻滯肝硬化的辨證食療方
肝硬化屬中醫“脅痛”、“積聚”、“膨脹”等範疇,中醫辨證常見為:濕濁阻滯證、肝脾血淤證、脾腎陽虛證。濕濁阻滯型肝硬化多由飲食不節,情志所傷而引起。 臨床表現:腹大脹滿,脅下痞脹或疼痛,納食減少,...
2012-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