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痰熱內閉型中風
症狀:起病急驟,神志昏蒙,鼻鼾痰鳴,半身不遂,肢體強痙拘急,項強身熱,氣粗口臭,躁擾不寧,甚則手足厥冷,頻繁抽搐,偶見嘔血,舌質紅絳,舌苔褐黃幹膩,脈弦滑數。 病因病機:風夾痰熱上犯於腦,氣血逆亂...
2017-03-04 -
伏熱內蒸型內傷發熱
治療方法:麥煎散、柴胡梅連散。 病因病機:骨蒸熱者,熱伏於內,而氣蒸於外也。其症肌熱盜汗,黃瘦口臭,久而不愈,此骨髓伏熱,營衛不通之所致也,少男室女,多有此證。 證候表現:其症肌熱盜汗,黃瘦口臭,...
2017-03-04 -
濕熱內盛氣機阻滯型痿病
症狀:四肢痿軟,肢體困重,或微腫麻木,尤多見於下肢;或足脛熱蒸;或發熱,胸脘痞悶,小便赤澀;舌紅,苔黃厚膩,脈濡數。 病因病機:濕熱濡漬,壅遏經脈,營衛受阻。 治則治法:清熱燥濕,通利筋脈。 方藥...
2017-03-04 -
濕熱內蘊型流注
治療方法:宜服當歸拈痛東加牛膝,外治初搽三妙散,腫痛全消,換搽輕粉散斂之即效。 證候表現:生於腿脛,流行不定,或發一二處,瘡頂形似牛眼,根腳漫腫,若腿脛至晚發熱者。 方用:宜服當歸拈痛東加牛膝,外...
2017-03-04 -
毒熱內蘊型濕瘡
治療方法:可選用黃連軟膏、青黛膏外搽。 證候表現:滋水減少、結痂時。 治則治法:以保護皮損、避免刺激、促進角質新生、消除殘餘炎症為原則。 方用:可選用黃連軟膏、青黛膏外搽。 出處:《中醫外科學》·...
2017-03-04 -
風熱內停型破傷風
治療方法:羌麻湯。 病因病機:如邪在半表半裡 證候表現:牙關噤急,甚則身如角弓反張之狀,無汗者。 處方:宜羌麻湯主之。 出處:《外科心法要訣》·卷七十五(卷)·雜證部(篇) 原文:如邪在半表半裡,...
2017-03-04 -
濕熱內蘊型蟹足腫病
症狀:局部瘢痕奇癢,倦怠、胸悶、大便或溏或結,舌苔黃膩,脈象濡數。 治則治法:清熱利濕,化瘀消腫。 方藥:四妙丸加減。蒼術、黃柏、薏苡仁、牛膝、晚蠶砂、澤蘭、車前子、當歸、赤芍藥、丹參、皂角刺等。
2017-03-04 -
瘀血內結型月經先期
治療方法:桃紅四物湯。 證候表現:逐瘀桃紅紫塊黏;經水先期而至,若血多有塊,色紫稠黏。 治則治法:逐瘀。 病因病機:乃內有瘀血。 處方:用四物東加桃仁、紅花,名桃紅四物湯。 出處:《婦科心法要訣》...
2017-03-04 -
濕熱內阻型閉經
治療方法:礬石丸。 證候表現:婦人經水閉不利,髒堅癖不止,下白物。 病因病機:(其子)髒(固有凝滯而成)堅癖(又因濕熱腐變而為下)不止,(其凝滯維何?以子髒)中有幹血,(其下不止維何?即濕熱腐變。...
2017-03-04 -
濕熱內盛型子滿
治療方法:東垣和氣飲。 病因病機:妊婦至七、八個月,此時受足太陰脾經、手太陰肺經之氣已足,形體俱成,毛髮漸生,其婦奉養本厚,安居太過,胎元肥壯,濕熱內盛,腹大如鼓,腹滿下墜,逼迫子戶,坐臥不安,謂...
2017-03-04 -
瘀血內結型癥瘕
治療方法:治血症方。 證候表現:瞀悶煩躁,迷忘驚狂,痰嘔汗多,骨熱肢冷,其蓄在下焦者,必臍下結急,外熱內痛,尺脈洪而數也。 處方:桃仁、靈脂、生地黃、牛膝、大黃、甘草。 治則治法:甘草祛逐之。 出...
2017-03-04 -
濕熱內蘊型胎黃(黃疸)
症狀:面目皮膚發黃,顏色鮮明,狀如橘色,煩躁啼哭,小便黃赤,大便秘結或灰白。舌紅,苔黃厚膩,指紋滯。 治則治法:清熱祛濕,利膽退黃。 中成藥:清肝利膽口服液、茵梔黃製劑等。 方藥:①茵陳蒿東加減:...
2017-03-05 -
濕熱內蘊型牙痛
治療方法:宜神功丸、牢牙散、調胃承氣去硝加黃連湯。 證候表現:口臭,牙齒動搖欲落,或血出不止。 病因病機:乃內傷濕熱膏粱之疾也。 方用:宜神功丸、牢牙散、調胃承氣去硝加黃連湯。 處方:神功丸。 處...
2017-03-05 -
暑熱內蘊型喉痹
治療方法:桔梗湯。 病因病機:一者少陽司天,三陽之氣。 證候表現:民病喉痹。 處方:仲景用桔梗湯,依陽毒施治。 出處:《類證治裁》·卷之六(卷)·咽喉(篇) 原文:其病之由來有二,一者少陽司天,三...
2017-03-05 -
邪熱留戀型白澀症
治療方法:桑白皮東加減。 證候表現:常見於暴風客熱或天行赤眼治療不徹底,以致白睛遺留少許赤絲細脈,遲遲不退,瞼內亦輕度紅赤,可有少量眼眵及畏光流淚,乾澀不爽等。 病因病機:因熱邪傷陰,餘邪未盡,肺...
2017-03-05 -
痰熱內閉清竅型腦出血
症狀:神昏,半身不遂,鼻鼾痰鳴,項強身熱,氣粗口臭,躁擾不寧,甚則手足厥冷,頻繁抽搐,偶見嘔血,舌質紅絳,舌苔黃膩或幹膩,脈弦滑數。 治則治法:清熱化痰,醒神開竅。 中成藥:①安宮牛黃丸,灌服或鼻...
2017-03-06 -
濕熱內蘊型肝硬化
症狀:目黃,面色晦暗,口幹口苦或口臭,身黃尿黃,肢體困重,舌邊尖紅,苔黃膩,脈弦滑或滑數。 治則治法:清熱利濕,益氣通瘀。 中成藥:①黃疸茵陳沖劑,沖服,1次10g,l日3次;②垂盆草沖劑,沖服,...
2017-03-06 -
濕熱內蘊型口苦如何治療 推薦1個中藥方
濕熱內蘊型口苦如何治療 濕熱內蘊型口苦會出現舌苔灰黑,厚膩而黏,面色淡黃或晦滯,大便溏而不爽,小便短黃,脈沉滑的情況。 治療方藥:北杏12克、白蔻仁9克、薏米仁15克、滑石15克、通草6克...
2016-09-20 -
脾胃濕熱內蘊的症狀 如何治療
脾胃濕熱內蘊的症狀 1、脘灼熱疼痛,嘈雜泛酸。 2、口幹口苦,渴不欲飲,或口甜黏濁,食甜食則冒酸水,納呆噁心,身重肢倦。 3、小便色黃,大便不暢,舌質紅,舌苔黃膩,脈象滑數。 脾胃濕...
2016-09-18 -
濕熱內蘊不能吃啥 去濕熱的藥物不能久吃
濕熱內蘊不能吃啥 飲食上少吃甜食、甘甜飲料、辛辣刺激的要少吃、少喝酒,所有食物中濕熱之性最大的莫過於酒,少吃肥甘厚味。飲食方面要清淡祛濕,再特別告知的就是戒除煙酒。 此外,去濕熱的藥物一般...
2016-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