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脾胃濕熱內蘊的症狀 如何治療

脾胃濕熱內蘊的症狀

1、脘灼熱疼痛, 嘈雜泛酸。

2、口幹口苦, 渴不欲飲, 或口甜黏濁, 食甜食則冒酸水, 納呆噁心, 身重肢倦。

3、小便色黃, 大便不暢, 舌質紅, 舌苔黃膩, 脈象滑數。

脾胃濕熱內蘊如何治療

治療原則採用清熱化濕, 理氣和中。 主方清中湯。 方中黃連、梔子清熱化濕, 半夏、茯苓、白豆蔻健脾祛濕, 陳皮、甘草理氣和胃。 熱盛便秘者, 加銀花、蒲公英、大黃、枳實;氣滯腹脹者, 加厚樸、大腹皮。

若濕熱並重, 腹痛痞滿, 嘔吐不納, 舌白或黃, 渴不引飲, 大便泄瀉, 小便不利, 或赤而短, 舌苔黃滑者, 治療原則清熱與燥濕並行, 宜辛開清解法,

可用王氏連樸飲。 方藥:厚朴、川連(薑汁炒)、石菖蒲、制半夏、香豉、焦梔、蘆根, 方中黃連、梔子苦寒, 清熱瀉火燥濕。 厚朴、半夏、石菖蒲三藥相配, 苦溫與辛溫並用, 辛苦開泄, 燥濕化濁。 半夏又有和胃止嘔之功。 豆豉宣鬱透熱。 蘆根清熱生津。 諸藥配伍, 為燥濕清熱之良方。

若脾胃濕熱證、濕偏重證, 擬清利濕熱, 宣暢氣機, 用三仁湯:杏仁、飛滑石、白通草、白蔻仁、竹葉、厚樸、生薏仁、半夏。 若寒熱互結, 幹噫食臭, 心下痞硬, 可用半夏瀉心東加減。

慢性脾胃病的臨床表現多為本虛標實, 濕熱是標實的表現之一。 “急則治標”, 當濕熱上升為主要矛盾時就要以清化濕熱為主, 健脾助運為輔。

想要知道自己到底是不是脾胃濕熱內蘊, 那麼趕緊對照文中列舉的症狀與表現來瞭解下吧。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