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露飲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甘露飲 【出 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六 【組 成】枇杷葉(刷去毛) 幹熟地黃(去土) 天門冬(去心,焙) 枳殼(去瓤,麩炒) 山茵陳(去梗) 生幹地黃 麥門冬(去心,焙) 石斛...
2012-04-25 -
瀉黃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瀉黃散 【出 處】《小兒藥證直訣》 【分 類】清熱劑-清臟腑熱 【組 成】藿香葉(21克) 山桅仁(3克) 石膏(15克) 甘草(90克) 防風(120克)。 【功 用】瀉脾胃...
2012-04-25 -
導赤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導赤散 【出 處】《小兒藥證直訣》 【分 類】清熱劑-清臟腑熱 【組 成】生地黃(6克) 木通(6克) 生甘草梢(6克) 竹葉(6克) 【方 訣】導赤生地與木通,草稍竹葉四般功...
2012-04-25 -
瀉心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瀉心湯 【出 處】《金匱要略》卷中 【組 成】大黃10克 黃連 黃芩各5克 【功 用】瀉火解毒,燥濕泄熱。 【主 治】邪火內熾,迫血妄行,吐血,衄血,便秘溲赤;或濕熱內蘊而成黃...
2012-04-25 -
神犀丹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神犀丹 【出 處】《醫效秘傳》卷一 【組 成】犀角尖180克 生地500克(熬膏) 香豉240克(熬膏) 連翹300克 黃芩180克 板藍根270克 銀花500克 金汁300克 元...
2012-04-25 -
當歸六黃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當歸六黃湯 【出 處】《蘭室秘藏》 【分 類】清熱劑-清虛熱 【組 成】當歸(6克) 生地黃(6克) 熟地黃(6克) 黃芩(6克) 黃柏(6克) 黃連(6克) 黃芪(12克) ...
2012-04-25 -
小柴胡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小柴胡湯 【出 處】漢代張機(仲景)《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治中》。 【組 成】柴胡半斤(24g);黃芩三兩(9g);人參三兩(9g);甘草炙,三兩(6g);半夏洗,半升(9g);生...
2012-04-25 -
普濟消毒飲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普濟消毒飲 【出 處】《東垣試效方》 【分 類】清熱劑-清熱解毒 【組 成】黃芩15克,黃連15克,陳皮6克,甘草6克,玄參6克,柴胡6克,桔梗6克,連翹3克,板藍根3克,馬勃3...
2012-04-26 -
左金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左金丸 【出 處】出《丹溪心法》火方 【分 類】清熱劑-清臟腑熱 【組 成】黃連(180克) 吳茱萸(30克) 【功 用】瀉火,疏肝,和胃,止痛 【主 治】用於肝火犯胃,脘脅...
2012-04-26 -
瀉白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瀉白散 【出 處】《小兒藥證直訣》卷下 【分 類】清熱劑-清臟腑熱 【組 成】地骨皮(30克) 桑白皮(炒,30克) 甘草(炙,3克) 【功 用】清瀉肺熱,寬氣進食,止咳平喘 ...
2012-04-26 -
清胃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清胃散 【出 處】《脾胃論》 【分 類】清熱劑-清臟腑熱 【組 成】生地黃(6克)當歸身(6克)牡丹皮(9克)黃連(6克)升麻(9克) 【功 用】清胃涼血 【主 治】胃火牙痛...
2012-04-26 -
玉女煎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玉女煎 【出 處】《景嶽全書》 【分 類】清熱劑-清臟腑熱 【組 成】石膏(9-15克) 熟地(9-30克) 麥冬(6克) 知母(5克) 牛膝(5克) 【方 訣】玉女石膏熟地黃...
2012-04-26 -
白頭翁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白頭翁湯 【出 處】《傷寒論》 【分 類】清熱劑-清臟腑熱 【組 成】白頭翁(15克) 黃柏(12克) 黃連(6克) 秦皮(12克) 【功 用】清熱解毒,涼血止痢 【主 治】...
2012-04-26 -
芍藥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芍藥湯 【出 處】《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 【分 類】清熱劑-清臟腑熱 【組 成】芍藥(30克) 當歸(15克) 黃連(15克) 檳榔(6克) 木香(6克) 炙甘草(6克) 大黃(...
2012-04-26 -
舟車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舟車丸 【出 處】《景嶽全書》 【組 成】牽牛子、大黃、甘遂、芫花、大戟、陳皮、青皮、木香、檳榔、輕粉。 【功 用】行氣破泄。逐水消腫,通利二便。用於水腫鼓脹、形氣俱實之證。基本...
2012-04-27 -
闌尾清解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闌尾清解湯 【出 處】《新急腹症學》 【分 類】瀉下劑-寒下 【組 成】金銀花(60克) 大黃(25克) 冬瓜仁30克) 蒲公英(30克) 牡丹皮(15克) 川楝子(10克) 生...
2012-04-27 -
禹功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禹功散 【組 成】黑牽牛、茴香。 【主 治】治寒濕水疝,陰囊腫脹,大小便不利。 【用 法】為末,每一錢,薑汁調下。 【方 解】 (1)牽牛辛烈--能達右腎命門,走精隧,行水泄...
2012-04-27 -
竹葉石膏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竹葉石膏湯 【出 處】《傷寒論》 【分 類】清熱劑-清氣分熱 【組 成】竹葉(6克) 石膏(50克) 半夏(9克) 麥門冬(20克) 人參(6克) 粳米(10克) 甘草(6克) ...
2012-04-27 -
涼膈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涼膈散 【出 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 太醫局, 1078-1085 【組 成】川大黃 樸硝 甘草各600克 山梔子仁 薄荷葉(去梗) 黃芩各300克 連翹1.2千克 【功 用】...
2012-04-27 -
承氣養榮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承氣養榮湯 【出 處】《瘟疫論》卷上 【組 成】知母、當歸、芍藥、生地、大黃、枳實、厚樸。 【功 用】潤燥兼下熱結。 【主 治】瘟疫下證,以邪未盡,不得已而數下之,間有兩目加澀...
2012-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