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草藥>正文

導赤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導赤散

【出 處】《小兒藥證直訣》

【分 類】清熱劑-清臟腑熱

【組 成】生地黃(6克) 木通(6克) 生甘草梢(6克) 竹葉(6克)

【方 訣】導赤生地與木通, 草稍竹葉四般功;口糜淋痛小腸火, 引熱同歸小便中。

【功 用】清心利水養陰。

【主 治】心經火熱證。 心胸煩熱, 口渴面赤, 意欲飲冷, 以及口舌生瘡;或心熱移於小腸, 小便赤澀刺痛, 舌紅, 脈數。 (本方常用於口腔炎、鵝口瘡、小兒夜啼等屬心經有熱者;急性泌尿系感染屬下焦濕熱者, 亦可加減治之。 )

【用 法】上藥為末, 每服三錢(9克), 水一盞, 入竹葉同煎至五分, 食後溫服(現代用法:水煎服, 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增減)。

【禁 忌】方中木通苦寒, 生地陰柔寒涼, 故脾胃虛弱者慎用。

【方 論】

方中生地黃清熱涼血, 兼能養陰;木通、竹葉清心降火, 利水通淋;生甘草和胃清熱, 通淋止痛。 諸藥相合, 既能清熱涼血, 而又利水通淋。 由於利水與益陰並重, 所以利水而不傷陰。

【方 解】

該方證乃心經熱盛或移於小腸所致。 心火 循經上炎, 而見 心胸煩熱、面赤、口舌生瘡;火熱內灼, 陰液被耗, 故見口渴、意欲飲冷;心與小腸相表裡, 心熱下移小腸, 泌別失職, 乃見小便赤澀刺痛;舌紅、脈數, 均為內熱之象。 心火上炎而又陰液不足, 故治法不宜苦寒直折, 而宜清心與養陰兼顧, 利水以導熱下行, 使蘊熱從小便而泄。 方中生地甘寒而潤, 入心腎經, 涼血滋陰以制心火;木通苦寒,

入心與小腸經, 上清心經之火, 下導小腸之熱, 兩藥相配, 滋陰制火而不戀邪, 利水通淋而不傷陰, 共為君藥。 竹葉甘淡, 清心除煩, 淡滲利竅, 導心火下行, 為臣藥。 生甘草梢清熱解毒, 尚可直達莖中而止痛, 並能調和諸藥, 還可防木通、生地之寒涼傷胃, 為方中佐使。 四藥合用, 共收清熱利水養陰之效。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