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宮牛黃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安宮牛黃丸 【出 處】《溫病條辨》 【組 成】、、、、、、、各30克,片、各 7.5克,15克,為衣。 【功 用】清熱解毒,鎮驚開竅。用於熱病,邪入心包,高熱驚厥,神昏譫語 【主 治】中風昏迷及腦炎、腦膜炎、中毒性腦
2012-05-30 13 -
當歸補血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當歸補血湯 【出 處】《內外傷辨惑論》 【分 類】補益劑-補血 【組 成】黃芪30克,當歸6克。 【功 用】補氣生血。 【主 治】血虛陽浮發熱證。肌熱面赤,煩渴欲飲,脈洪大而虛,重按無力。亦治婦人經期、產後血虛發熱
-
參苓白術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參苓白術散 【出 處】《幼科指南》卷下。 【組 成】蓮子肉50克,薏苡仁50克,砂仁50克,桔梗50克,白扁豆75克,白茯苓100克,人參100克,炙甘草100克,白術100克,山藥100克。 【方 訣】參苓白術四君底
-
菖蒲郁金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菖蒲郁金湯 【出 處】《溫病全書》 【組 成】石菖蒲3錢,炒梔子3錢,鮮竹葉3錢,牡丹皮3錢,郁金2錢,連翹2錢,燈心2錢,木通1錢半,淡竹瀝(沖)5錢,紫金片(沖)5分。 【功 用】清營透熱祛痰。 【主 治】主伏邪
2012-05-29 19 -
牛黃清心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牛黃清心丸 【出 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 成】羚羊角(鎊。另研。一兩) 麝香(另研。一兩) 龍腦(另研。一兩) 人參(去蘆。二兩半) 蒲黃(二兩半) 白茯苓(去皮。二錢半) 芎藭(一兩六錢半) 柴胡(一兩六錢半)
2012-05-29 10 -
小兒回春丹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小兒回春丹 【出 處】《方劑學》(1985年高等醫藥院校教材引《敬修堂藥說》)。 【組 成】川貝母 陳皮 木香 白豆蔻 枳殼 法半夏 沉香 天竺黃 僵蠶 全蠍 檀香各37.5克牛黃 麝香各12克 膽南星60克 鉤藤24克
2012-05-29 10 -
冠心蘇合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冠心蘇合丸 【組 成】蘇合香 50g 冰片 105g 乳香 (制) 105g 檀香 210g 青木香 210g 【功 用】理氣寬胸,止痛。 【主 治】用於心絞痛,胸悶憋氣。 【用 法】嚼碎服,一次1 丸,一日1~3次
-
蘇合香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蘇合香丸 【出 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 成】蘇合香、安息香、冰片、水牛角濃縮粉、麝香、檀香、沉香、丁香、香附、木香、乳香、蓽茇、白術、訶子肉、朱砂。 【功 用】芳香開竅,行氣止痛 【主 治】用於中風,中暑,痰
2012-05-29 11 -
犀地清絡飲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犀地清絡飲 【出 處】《重訂通俗傷寒論》 【組 成】犀角汁20毫升(沖)、粉丹皮6克、青連翹4.5克(帶心)、淡竹瀝60毫升(和勻)、鮮生地24克、生赤芍4.5克、桃仁9粒(去皮)、生薑汁2滴(同沖)。 【功 用】清熱
2012-05-29 22 -
紫雪丹的組成與作用
【名 稱】紫雪丹 【出 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六 【組 成】本方由石膏、寒水石、磁石、滑石、犀角、羚羊角、木香、沉香、元參、升麻、甘草、丁香、樸硝、硝石、麝香、朱砂等十六味藥物配製而成。目前各地配製不同,藥味和藥量各有出入。
-
玉樞丹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玉樞丹 【出 處】宋·王璆《百一選方》 【組 成】山慈菇 三兩、紅大戟 一兩半、千金子霜 一兩、五倍子 三兩、麝香 三錢、雄黃 一兩、朱砂 一兩。 【方 訣】紫金錠用麝朱雄,慈戟千金五倍同,太乙玉樞名又別,祛痰逐穢及驚
2012-05-29 15 -
行軍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行軍散 【出 處】《霍亂論》 【組 成】西牛黃、麝香、珍珠、冰片、硼砂、各一錢、明雄黃、飛淨、八錢、硝石精製、三分、飛金 二十頁。 【方 訣】諸葛行軍痧脹方,珍珠牛麝冰雄黃,硼硝金箔共研末,竅閉神昏服之康。 【功 用
2012-05-29 10 -
經驗截瘧神方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經驗截瘧神方 【出 處】《濟陽綱目》卷二十三。 【組 成】常山1錢,秦艽1錢,木通1錢,川山甲(醋炙黃)1錢,辰砂半錢(另研),烏梅(去核)7個,大棗7個。 【主 治】瘧疾。 【用 法】以水3盞,煎至1盞,先以棗和辰
-
截瘧常山飲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截瘧常山飲 【出 處】《丹溪心法》卷二。 【組 成】穿山甲(炮) 草果 知母 檳榔 烏梅 甘草(炙) 常山 【主 治】瘧疾。 【用 法】上藥哎咀。用水、酒共250毫升,煎至130毫升,露一宿,臨發時早服,得吐為順。
-
大柴胡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大柴胡湯 【出 處】《傷寒論》 【組 成】(15克) (9克) 芍藥(9克) (9克) (15克) (9克) (4枚) (6克) 【功 用】和解少陽,內瀉熱結。 【主 治】少陽陽明合病。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嘔不止,鬱
2012-05-28 13 -
半夏瀉心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半夏瀉心湯 【出 處】《傷寒論》 【分 類】和解劑-調和腸胃 【組 成】(12克) (6克) (9克) (9克) 炙(9克) (3克) (4枚) 【方 訣】半夏瀉心參芩連,乾薑草棗一併添;寒熱互結心下痞,和胃降逆病自
-
加味逍遙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加味逍遙散 【出 處】《證治準繩·女科》卷五。 【組 成】 藥 幹葛各6克 生 各4.5克 2.7克 2.7克 3克 烏2個 1.8克 【功 用】養血和營,清肝健脾 【主 治】產後發熱,口幹作渴,唇裂生瘡。 【用
2012-05-28 50 -
四逆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四逆散 【出 處】《傷寒論》 【分 類】和解劑-調和肝脾 【組 成】(6克) (6克) 芍藥(6克) 炙(6克) 【方 訣】四逆散裡用柴胡,芍藥枳實甘草須,此是陽邪成厥逆,斂陰泄熱平劑服 【功 用】透邪解鬱,疏肝理
2012-05-28 11 -
消風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消風散 【出 處】《外科正宗·卷四》 【分 類】中醫藥學(一級學科);方劑學(二級學科);方劑(三級學科) 【組 成】 生地 子 各一錢 [各6g] 各五分 [各3g] 。 【方 訣】消風散內有荊防,蟬蛻胡麻苦參蒼,
2012-05-25 39 -
玉真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玉真散 【出 處】《外科正宗》 【分 類】中醫藥學(一級學科);方劑學(二級學科);方劑(三級學科) 【組 成】 各等分(各6g) 。 【方 訣】玉真散治破傷風,牙關緊閉反張弓,星麻白附羌防芷,外敷內服一方通。 【
2012-05-25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