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爬藤榕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行氣活血;消腫止痛。主風濕痹痛;神經性頭痛;小兒驚風;胃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水煎或燉肉,30-60g。 【摘錄】《中華本草》
-
菟絲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健脾利濕。主吐血;衄血;便血;血崩;淋濁;帶下;痢疾;黃疽;便溏;目赤腫痛;咽喉腫痛;癰疽腫毒;痱子。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或研末。外用:適量,煎水洗、搗敷或搗汁塗。
-
羊脬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縮小便。主下焦氣虛;尿頻遺尿。 【用法用量】內服:炙食,1個;或焙乾研末酒沖,9-15g。 【各家論述】 1.孫思邈:治下虛遺尿。 2.《隨息居飲食譜》:補脬損,攝下焦之氣,凡虛人或產後患遺溺者宜之。 【摘錄】《中華本草》
-
毛根杜仲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補肝腎;強腰膝;活血止痛。主腎虛腰痛;腰膝酸軟;跌打損傷;骨折。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莖葉治腰痛,骨折。 【摘錄】《中華本草》
-
一枝黃花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除痛。用於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咽喉腫痛,支氣管炎,肺炎,肺結核咳血,急、慢性腎炎,小兒疳積;外用治跌打損傷,毒蛇咬傷,瘡瘍腫毒,乳腺炎。 【用法用量】 0.3至1兩,煎服。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或水煎濃
2017-03-12 29 -
蒲州豉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 ①《本草拾遺》:味鹹,無毒。 ②《綱目》:鹹,寒,無毒。 【功能主治】《本草拾遺》:主解煩熱,熱毒,寒熱,虛勞,調中,發汗,通關節,殺腥氣,傷寒鼻塞。 【摘錄】《*辭典》
-
石地錢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血。主瘡癤腫毒;燒燙傷;跌打腫痛;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15g。外用:適量,研粉敷;或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32 -
駱駝脂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補虛潤燥;祛風活血;消腫解毒。主體虛勞乏;肌膚不仁皮膚瘙癢;筋肉攣急;瘡瘍腫毒;痔漏。 【用法用量】內服:溫酒調,每次6-12g。外用:知量,塗敷。
-
碗蕨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清熱解表。主感冒頭痛;風濕痹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味辛,性涼。有清熱發表的功能。用於感冒頭痛。(上野明等:《藥學雜誌》83,420,1963):地上部分含蕨素
-
金櫻花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澀腸,固精,縮尿,止帶,殺蟲。主久瀉久痢,遺精,尿頻,帶下,絛蟲,蛔蟲,蟯蟲症,鬚髮早白。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 【各家論述】 1.《日華子本草》:止冷熱痢,殺寸白、蛔蟲等。 2.《現代實用中藥》:治遺精、遺尿
2017-03-12 10 -
羊胰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潤肺止咳;澤肌膚;止帶。主肺燥久咳;皮膚(黑幹)黯;帶下。 【用法用量】內服:煮食,1具;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 1.《綱目》:潤肺燥,(治)諸瘡瘍。入面脂,澤肌膚,滅瘢痕。 2.《本經逢原》:與豬胰同功,
2017-03-12 12 -
小果梔子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涼血解毒。主黃疸;感冒發熱;吐血;衄血;尿血;腎炎水腫;癤腫癰疽;燒燙傷;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10-15g。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10 -
心葉野海棠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化痰止咳;活血止血。主咳嗽;手腳麻木;血痢;鼻衄;胃出血;月經不調;崩漏;白帶;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或泡酒。外用:適量,搗或研末敷。 【摘錄】《中華本草》
-
鉸剪藤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益氣養血;通經下乳。主產後虛弱;產後缺乳。 【用法用量】內服: 煎湯,3-9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用於產後虛弱,催乳等症。 【摘錄】《中華本草》
-
亂角蓮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散風止痛。治消化不良,腹痛,癰瘡腫毒,風濕疼痛。 【用法用量】內服:研末開水沖,1~2分。外用:酒磨塗患處。 【摘錄】《*辭典》
-
藤茶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平肝降壓;活血通絡。主痢疾;泄瀉;小便淋痛;高血壓;頭昏目脹;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或泡茶。 【摘錄】《中華本草》
-
老龍皮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消食健脾;利水消腫;祛風止癢。主消化不良;小兒疳積;腹脹;水腫;皮膚瘙癢;無名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研細粉或燒存性研粉調敷。 【摘錄】《中華本草》
-
棗檳榔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①《飲片新參》:消食,醒酒,寬胸腹,止嘔惡。 ②《藥材學》:消痰止咳。治胸膈悶滯,嘔吐。作通經藥、收斂藥。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錢;或研末作散劑。 【摘錄】《*辭典》
-
團葉鱗始蕨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止血。主痢疾;瘡疥;槍彈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味苦、性涼。有清熱解毒、收斂止血及鎮痛的功能。用於槍彈傷、痢疾、瘡疥等。 【摘錄】《中華
-
鮮黃連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主濕熱泄瀉;赤白痢疾;脘脅疼痛;嘔吐;吞酸;吐血;衄血;口舌生瘡;目赤腫痛;咽痛喉哦;癰疽疔瘡。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2g。外用;適量,煎汁洗眼;或塗口舌。 【各家論述】《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