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魚湯的功效與作用
適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有瘡者不可食,令人瘢白。 用法用量 烏鱧出肉率高、肉厚色白、紅肌較少,無肌間刺,味鮮,通常用來做魚片,以冬季出產為最佳。代表菜式有菊花財魚、清炒烏魚片、番茄魚片湯等。 食用功效 鱧魚性寒、味甘,歸脾、胃經;療
-
毛柴胡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散瘀;利尿。主流感發熱;乳癰;無名腫毒;跌打損傷;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18 -
牛腦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補腦祛風;止渴消痞。主頭風眩暈;腦漏;消渴;痞氣。 用法用量 內服:入丸、散,適量,宜酒沖。 注意 《食醫心鏡》:牛盛熱時卒死,其腦食之令生腸癰。 各家論述 1.《別錄》:主消渴,風眩。 2.《綱目》:治脾積痞氣。 3.《本經
-
尖葉子打蟲藥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驅蟲;主蛔蟲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葉:驅蛔蟲。 臨床應用 民間常用此藥驅蛔蟲。 摘錄 《中華本草》
-
陰香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止瀉;止血。主皮膚癢疹;風濕痹痛;泄瀉;痢疾腹痛;寒結腫毒及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g。外用:適量,研末敷或煎水洗。 【各家論述】 1、《生草藥性備要》:能發散。 2、《嶺南采藥錄》:煎水,婦人洗
2017-03-12 30 -
小果蕗蕨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斂瘡生肌。主癰癤腫毒;水火燙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幹品研末調敷。 摘錄 《中華本草》清熱解毒;斂瘡生肌。
-
泡桐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止痛;解毒活血。主風濕勢痹;筋骨疼痛;瘡瘍腫毒;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外用:鮮品適量,搗爛敷。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52 -
鷓鴣菜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驅蟲殺蟲。主蛔蟲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鮮品30-60g;小兒酌減;或幹品研末。當晚臨睡前和次晨空腹兩次分服。 注意 凡低血壓,孕婦慎用。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18 -
鹽膚木根皮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解毒散瘀。主黃疸;水腫;風濕痹痛;小兒疳積;瘡瘍腫毒;跌打損傷;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60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12 -
蘿蔔苗的功效與作用
蘿蔔苗的功效與作用 消積滯;化痰清熱;下氣寬中;解毒。 如何挑選蘿蔔苗 苗高約10cm,子葉平展,充分肥大,葉綠、梗紅、根白,全株肥嫩清脆,散發出清香的蘿蔔氣味。 蘿蔔苗的製作技巧 人工種植,或天然繁殖。以人工種植居多。 蘿蔔苗的食用禁
2017-03-12 10 -
馬蘭頭的功效與作用
馬蘭頭的功效與作用 明目,溫肺,心臟疾病,健脾,和胃,潤腸。 如何挑選馬蘭頭 選購:莖直立,有時略帶紅色,葉脈通常離基3出,表面粗糙,兩面有短毛,春天摘其嫩莖葉作蔬菜。 馬蘭頭的製作技巧 烹調中,可與多種葷素料搭配,但加熱時間不宜長,旺
2017-03-12 10 -
龍眼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發表清熱;解毒;燥濕。主感冒發熱;瘧疾;疔瘡;濕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各家論述 1.《生草藥性備要》:治疳疔,殺蟲,作茶飲明目,嫩薳蒸水,加冰片搽眼眩爛。 2.《本草求原》:洗疔、痔、
2017-03-12 20 -
匙葉伽藍菜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涼解毒;活血消腫。主瘡瘍腫毒;目赤腫痛;中耳炎;創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g,鮮者10-15g。外用:適量,搗敷;或絞汁滴耳。 【摘錄】《中華本草》
-
理肺散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理肺止咳;續筋接骨。主肺炎;支氣管炎;口腔炎;肺結核;骨折;咽喉腫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外用:幹品研末調敷或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49 -
田蔥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化濕;解毒。主水腫;熱痹;瘡瘍腫毒;疥癬;腳氣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各家論述】《生草藥性備要》:洗爛腳,搽癬。同鐵錫粉炒。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21 -
金牛七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活血散瘀;消腫止痛。主風寒濕痹;筋骨疼痛;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勞傷;癰腫寧毒;無名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09-0.15g;研粉,0.03g-0.09g,涼開水送服。外用:適量,以水、酒或醋磨汁塗患處;或研
2017-03-12 14 -
麝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補虛消積。主腹症腹塊;小兒疳積。 用法用量 內服:入丸劑,適量。 附方 治小兒病:麝肉二兩(切,焙),蜀椒三百枚(炒)。搗未,以雞子白和丸小豆大。每服二、三九,湯下,以知為度。(《范汪方》) 摘錄 《中華本草》
-
金鐘茵陳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涼血止血;祛瘀止痛。主濕熱黃疸;腸炎痢疾;小便淋濁;癰疽丹毒;尿血;便血;外傷出血;痛經;瘀血經閉;跌打損傷;關節炎。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鮮品30-60g;或研末。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附方 莖葉似
-
臍帶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益腎;納氣。主腎虛喘咳;虛勞贏弱;氣血不足;盜汗久瘧。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2條;入丸、散,1-3g。 附方 ①治陰陽兩虛,精神氣血皆傷,虛危之候:坎氣(炙末)一兩,人參一兩,熟地二兩,枸杞二兩,人乳粉二兩。上為末,酒釀
2017-03-12 26 -
漸尖毛蕨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風除濕;健脾。主泄瀉;痢疾;熱淋;咽喉腫痛;風濕痹痛;小兒疳積;狂犬咬傷;燒燙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大劑量150-180g。 【摘錄】《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