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齒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鎮驚熄風;解毒止痛。主小兒驚癇;疔瘡癰疽;齲齒疼痛。 【用法用量】內服:煆存性研末,1-3g;或以水磨汁。外用:適量,燒灰研末,調敷。 【各家論述】 1.《別錄》:主小兒馬癇。 2.《本草拾遺》:燒作灰,唾和,緋帛貼丁腫上,
-
水仙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散結消腫。主癰疽腫毒;乳癰;瘰鬁;痄腮;錢骨梗喉。 用法用量 外用:搗敷或搗汁塗。 注意 陰疽及癰瘡已潰禁用。本品有毒,不宜內服。
-
玉屑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潤心肺,清胃熱。治喘息煩滿,消渴;外用去目翳。 ①《別錄》:除胃中熱,喘息煩滿,止渴。 ②《海藥本草》:主消渴,滋養五藏,止煩躁,宜共金、銀、麥門冬等同煎服之,甚有所益。 ③《日華子本草》:潤心肺,明目,滋毛髮,助聲喉。 ④《
2017-03-12 13 -
生瓜的功效與作用
營養成分主要有 水分、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熱量、粗纖維、灰分、胡蘿蔔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維生素C、鈣、磷、鐵、鉀、鈉鎂。 生瓜是夏季菜蔬之一,多以甜醬漬後再食,味美可口。 藥用價值 生瓜性味甘、微寒、無毒,有消暑止
-
泡囊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主癰腫瘡毒;咽喉腫毒;鼻淵,聤耳。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3-0.6g;或研末。 臨床應用 根:補虛溫中,安神定喘。全草:清熱解毒,祛濕殺蟲。 摘錄 《中華本草》
-
扛板歸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濕消腫;散瘀止血。主疔瘡癰腫;丹毒;癱腮;乳腺炎;聤耳;喉蛾;感冒發熱;肺熱咳嗽;百日咳;瘰鬁;痔疾;魚口便毒;瀉痢;黃疸;臌脹;水腫;淋濁;帶下;瘧疾;風火赤眼;跌打腫痛;吐血;便血;蛇蟲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
2017-03-12 23 -
金鈕扣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被動風;清熱;解毒;止痛。主頭疼;鼻淵;牙痛;咽疼;淋巴結炎;胃痛;風濕關節痛;跌打損傷;癰瘡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或研末,1.5-3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44 -
葡萄藤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治水腫,小便不利,目赤,癰腫。 ①《滇南本草》:葉治火眼,汁治咳嗽。 ②《滇南本草圖說》:采葉貼無名腫毒。 ③《綱目》:飲其汁,利小便,通小腸,消腫滿。 ④《陸川本草》:治嘔吐,惡阻,腫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或
2017-03-12 12 -
茜草根的功效與作用
①止咳、祛痰作用 小鼠口服茜草根煎劑有明顯止咳和祛痰作用(氨水噴霧引咳法),但加酒精沉澱後,濾液即無效。 ②對平滑肌的作用 對離體兔回腸,茜草根煎劑能對抗乙醯膽鹼的收縮作用。根的水提取物對離體豚鼠子宮有興奮作用,產婦口服亦有加強子宮收縮
2017-03-12 22 -
馬藺子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解毒殺蟲;止血定痛。主黃疸;淋濁;小便不利;腸癰;蟲積;虐疾;風濕痛;喉痹;牙痛;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瘡腫;瘰鬁;疝氣;痔瘡;燙傷;蛇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搗敷。
-
棘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斂瘡解毒。主臁瘡。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調敷。 【各家論述】《綱目》:治脛臁瘡,搗敷之,亦可曬研,麻油調敷。 【摘錄】《中華本草》
-
杓兒菜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主感冒發熱;高熱驚風;咽喉腫痛;痄肋;牙痛;尿路感染;淋巴結結核;瘡瘍癤腫;乳牛腺炎。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鮮品15-30g;或鮮品搗汁。外用:適量,鮮品搗敷;煎水含漱或洗。 注意 脾胃虛弱者
2017-03-12 10 -
牛口涎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治噎膈,反胃嘔吐。 ①《本草拾遺》:主反胃。 ②《綱目》:吮小兒,治客忤。灌一合,治小兒霍亂。入鹽少許,頓服一盞,治喉閉口噤。 附方 ①治噎膈反胃:㈠牛涎、好蜜各半斤,木鱉子三十個(去皮、油,為末)。入銅器熬稠,每以兩匙和粥與
-
朱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涼血止血;散瘀定痛。主咳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胃痛;筋骨痛;跌打腫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鮮品30-60g;或絞汁。 注意 孕婦慎服。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35 -
萍蓬草子的功效與作用
藥理作用 同屬植物日本萍蓬草,又名川骨,含去氧萍蓬草素(堿),有麻痹呼吸中樞的作用。 功能主治 ①《綱目》:助脾厚腸。 ②蘇醫《中草藥手冊》:滋養強壯,健胃,調經。治體虛衰弱,消化不良,月經不調。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 摘錄
-
鷹爪蓮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解毒消癰。主肺熱咳喘;濕熱黃疸;癰腫;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全草或根:味甘、苦,性微寒。有滋補、清熱解毒、消炎止血的功能。用於肝炎、頭昏、盜汗、
-
白蘿蔔的功效與作用
白蘿蔔適合人群 1.一般人都可食用。 2.蘿蔔性偏寒涼而利腸,脾虛泄瀉者慎食或少食;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單純甲狀腺腫、先兆流產、子宮脫垂等患者忌吃。 白蘿蔔食療作用 蘿蔔味甘、辛、性涼,入肺、胃、肺、大腸經。 具有清熱生津、
-
貓肝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殺蟲;補虛。主癆瘵;咳喘。 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適量;或曬乾末酒調,每次9-12g。 各家論述 《仁齋直指方》:治勞瘵,殺蟲:黑貓肝一具,生曬研末,酒調服。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36 -
棗核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解毒;斂瘡。主臁瘡;牙疳。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燒後研末敷。 各家論述 1.《名醫別錄》:三歲陳核中仁,燔之,味苦,主腹痛邪氣。 2.《本草綱目》:核,燒、研,摻脛瘡良。 摘錄 《中華本草》
-
蛇接骨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散瘀;消腫;清熱止咳。主跌打損傷;風濕性關節痛;肺炎;肺結核;癰瘡腫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