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麻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行氣活血;透疹。主感冒發熱;跌打損傷;牙痛;麻疹不透;腫瘍。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0-60g。外用:適量,搗敷;或水煎含漱。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1 24 -
五加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散風除濕;活血止痛;清熱解毒。主皮膚風濕;跌打腫痛;疝痛;丹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或研末;或泡酒。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鮮品搗敷。 【各家論述】 1.《日華子本草》:治皮膚風,可作蔬菜食。 2.《生草藥
-
河套大黃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消食化滯;通腑泄熱。主食積不化;脘腹脹滿;腹痛泄瀉不爽;熱結便秘。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有瀉熱、消積的功能。大多用於獸醫作瀉下藥及消導藥。
-
山楂木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燥濕,止癢。主痢疾,頭風,身癢。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0g。外用:適量,煎水洗。 【各家論述】《唐本草》:主水痢,頭風,身癢。 【摘錄】《中華本草》
-
紫雲菜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定驚;止血。主感冒發熱;熱病驚劂;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搗敷。 【注意】脾虛便溏者慎服。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1 20 -
槁本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散寒止痛。主風寒感冒;頭痛;風寒濕痹;寒濕腹痛;泄瀉;疥癬;痤瘡。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或入散劑。外用:適量,研末調搽。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1 13 -
雪烏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濕;止痛。主風寒濕痹;關節疼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g,先煎。 【附方】治肺炎發熱: 雪烏配阿氏蒿、叢菔、黃芩、川貝,煎湯服。 【摘錄】《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
蛇婆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濕,通絡止痛;解毒。主風濕痹痛;肌膚麻木;疥癬;皮膚濕癢;瘡癤。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30g。亦可煮食或浸酒。外用:適量,浸酒搽擦。 【各家論述】《本草拾遺》:主赤白毒痢,五野雞病,惡瘡。炙食,亦燒末服一、二錢
-
青粱米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健脾益氣;澀精止瀉;利尿通淋。主脾虛食少;煩熱;消渴;泄精;瀉痢;淋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0-90g;或煮粥。 【各家論述】 1.《名醫別錄》:主胃痹,熱中消渴,止泄痢,利小便,益氣補中。 2.《日華子本草》:健脾
-
苦瓜藤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主痢疾;瘡毒;胎毒;牙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2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 【各家論述】 1.《民間常用草藥彙編》:退熱解毒。治火牙痛,外洗瘡毒。 2.《陸川本草》:治小兒胎毒。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1 34 -
柳枝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風,利尿,止痛,消腫。治風濕痹痛,淋病,白濁,小便不通,傳染性肝炎,風腫,疔瘡,丹毒,齒齲,齦腫。 ①《本草拾遺》:治小兒一日五日寒熱,煮柳枝浴之。 ②《日華子本草》:可消食。 ③《滇南本草圖說》:主治血凝氣滯,風寒外束
2017-03-11 10 -
皋蘆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除煩;止渴;明目。主煩熱頭痛;口渴;目昏;咽喉腫痛;淋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10g。 注意 胃冷者不可用。 各家論述 1.《本草拾遺》:煮為飲,止渴明目,除煩,不睡,消痰。 2.《海藥本草》:通小腸,治淋,止頭痛
2017-03-11 11 -
丁香蓼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利尿通淋;化瘀止血。主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目赤腫痛;濕熱瀉痢;黃疸;淋痛;水腫;帶下;吐血;尿血;腸風便血;疔腫;疥瘡;跌打傷腫;外傷出血;蛇蟲、狂犬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泡酒。外用:適量,搗
2017-03-11 14 -
鹽匏藤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活血通絡;疏風止咳;溫腎縮尿。主跌打骨折;勞傷;風寒咳嗽;小便失禁。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 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
野塘蒿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除濕止痛;止血。主感冒;瘧疾;風濕性關節炎;瘡瘍膿腫;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2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
花葉九節木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祛風止痛;散瘀止血。主感冒;咳嗽;腸炎;痢疾;風濕骨痛;跌打損傷;骨折。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研末包敷。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1 25 -
東北延胡索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活血;散瘀;理氣;止痛。主心腹腰膝諸痛;痛經;月經不調;產後瘀滯腹痛;崩漏;瘤瘤;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研末,1.5-3g;或研末入丸、散。 注意 孕婦禁服。 摘錄 《中華本草》
-
透骨香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治胃寒痛,風濕筋骨疼痛,腳氣,勞傷吐血,跌打損傷。 ①《分類草藥性》:治胃寒氣痛,風濕麻木,筋骨疼痛,吐血,跌打損傷。 ②《天寶本草》:醫腳氣。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8錢;或浸酒。外用:煎水洗。 【摘錄】《*辭典》
2017-03-11 12 -
刺苞南蛇藤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活血散瘀;清熱解毒。主跌打損傷;癤腫;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適量,搗汁沖酒服。外用:適量,搗敷。 注意 《東北藥用植物》:孕婦忌用。 摘錄 《中華本草》
-
大麥苗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利濕退黃;護膚劍瘡。主黃疸;小便不利;皮膚皸裂;凍瘡。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0-60g;或搗汁。外用:適量,煎水洗。 各家論述 1.《傷寒類要》:治諸黃,利小便,杵汁日日服。 2.《綱目》:治冬月面目手足皸瘃,煮汁洗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