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魚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化濕除痹;益氣和中。主腳氣濕痹;腰腳軟弱;胃脘疼痛;痢疾。 【用法用量】內服:煮食,100-200g。 【各家論述】 1.崔禹錫《食經》:主血利,補中安腎氣。 2.《食療本草》:和韭白煮食之,治腳氣腳弱,煩悶,益心力。 3.
2017-03-11 10 -
紅絲線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①《嶺南采藥錄》:治痰火咳嗽,吐血。 ②《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清肺熱,止咳。治咳嗽痰多,內傷咳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5~1兩(鮮者1~2兩)。 摘錄 《*辭典》
2017-03-11 16 -
紅毛蛇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活血止血;清熱利濕;續筋接骨。主風濕痹痛;腰肌勞損;跌打損傷;牙痛;吐血;便血;尿路感染;白帶;癰瘡腫痛。 用法用量 內服:30-60g,水煎服。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1 10 -
瘤毛獐牙菜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瀉火解毒;利濕;健脾。主濕熱黃疸;痢疾;胃炎;消化不良;火眼;牙痛;口瘡;瘡毒腫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0g;或研末沖服。外用:適量,搗爛外敷;或取汁外塗。 【摘錄】《中華本草》
-
鼠舌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瘀止痛;解毒斂瘡。主跌打損傷;燒傷燙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全草用於陰寒腹痛,燒燙傷。 【摘錄】《中華本草》
-
藤碎補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止咳;活血通絡;除濕止痛。主咳嗽;骨折;跌打損傷;勞傷疼痛;風濕痹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
斷血流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涼血活血。主風熱感冒;咳嗽;目赤腫痛;咽喉腫痛;白喉;腹痛痢疾;吐血;咯血;尿血;崩漏;外傷出血;肝炎;膽囊炎;窄肋;胃痛;關節疼痛;瘡瘍腫;毒蛇咬傷;濕疹;痔瘡;跌打腫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搗
-
人參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角暑清熱;性津止渴。主暑熱口渴;熱病傷津;胃陰不足;消渴;肺燥乾咳;虛火牙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煎湯,3-10g。 【各家論述】 1.《綱目拾遺》:百草本性,大率補者多在根,葉則枝節之餘氣,不可以言補也。參葉雖稟參之
2017-03-11 11 -
長尾複葉耳蕨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主內熱腹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有清熱解毒的功能。用於內熱腹痛、關節酸痛。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1 12 -
彎管花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風勝濕。主肺熱咳嗽;咽喉腫痛,風濕關節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根:用於風濕、肺炎、喉痛。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1 10 -
長葉竹根七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益氣養陰潤肺;活血。主病後體虛;陰虛肺燥;咳嗽痰粘;咽幹口渴;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
-
唇香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寧心安神;利水清熱。主心悸;失眠;水腫;感冒發熱;目赤腫痛;瘡瘍腫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18g;或開水沖泡代茶。外用:適量煎水洗。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1 10 -
烏龜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除濕痹,補陰虛,滋腎水,止血,解毒。龜肉治濕痹,風痹,筋骨疼痛,久年寒咳,夜多小便,小兒遺尿,痔瘡下血,血痢,子宮脫垂;龜板治陰虛不足,骨蒸勞熱,筋骨疼痛,小兒囟門不合及頭瘡、婦女胎前產後痢疾,女子赤白帶下,陰癢。 【摘錄】
2017-03-11 10 -
銀線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活血行瘀;祛風除濕;解毒。主跌打損傷;風濕痹痛;風寒感冒;腫毒瘡瘍;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
2017-03-11 21 -
有瓜石斛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潤肺止咳。主咳嗽;肺結核;哮喘;胸膜炎;津傷口渴。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2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全草:有清熱、潤肺、止咳的功能。用於肺癆咳嗽、肺結核、哮喘。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1 20 -
短柄五加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益氣健脾;養心安神;解鬱和血。主婦女更年期體虛乏力;潮熱、失眠;抑鬱不歡;健忘;心悸;頭暈;頭痛;關節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入丸、散。 注意 陰虛火旺者慎服。 摘錄 《中華本草》
-
對葉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活血,止痛,消炎。 注意 本品有毒,不宜內服。 附方 ①治各種關節疼痛:牛心朴帶根全草三錢,煎濃水,用毛巾熱敷並熏患處。 ②治牙痛:牛心朴帶根全草三錢,煎水含漱,不可咽下,以免中毒。 ③治禿瘡:牛心朴根,水煎,外洗患處。 摘錄
2017-03-11 13 -
大瓦韋膜葉星蕨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利尿;散瘀消腫;止血。主膀胱炎;尿道炎;跌打損傷;外傷出血;疔瘡癰腫。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鮮品加倍。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1 11 -
大細辛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風散寒;止咳祛痰;活血解毒;止痛。主風寒感冒;咳喘;牙痛;中暑腹痛;腸炎;痢疾;風濕關節疼痛;跌打損傷;癰瘡腫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g;或研末,每次1g。 注意 體虛多汗,咯血及孕婦禁服。 摘錄 《中華本
-
柴胡葉鏈莢豆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接骨消腫,去腐生肌。主跌打骨折,外傷出血,瘡瘍潰爛久不收口。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全株:味淡,性平。有駁骨消腫,去腐生肌的功能。用於刀傷、骨折、外傷出血、瘡瘍潰爛不收口。 摘錄
2017-03-11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