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耆茯神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茯神湯”在《三因》卷五 【出 處】《三因》卷五 【處 方】黃耆、茯神、遠志(去心,薑汁淹炒)、紫河車、酸棗仁(炒)各等分。 【功能主冶】心虛挾寒,胸心中痛,兩脅連肩背支滿,噎塞,郁冒,朦昧;髖髀攣痛,不能屈伸;或下
2012-09-11 18 -
黃耆甘草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甘草湯”在《 聖濟總錄 》卷一二四 【出 處】《聖濟總錄》卷一二四 【處 方】黃耆 甘草(炙)各15克 桂(去粗皮)15克 人參30克 芍藥 赤茯苓(去黑皮)各60克 【功能主冶】治咽中似有物噎,胸中滿,脅下氣上沖
2012-09-11 18 -
黃耆當歸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當歸湯”在《 濟陰綱目 》卷十四 【出 處】《濟陰綱目》卷十四 【處 方】黃耆 歸身尾 芍藥各4.5克 白術3克 人參 陳皮各1.5克 甘草(炙)少許 【功能主冶】治婦人產後,膀胱損傷,小便不禁,面微浮腫,午後微熱
-
黃耆當歸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當歸丸”在《醫略六書》卷三十 【出 處】《醫略六書》卷三十 【處 方】人參3兩,黃耆5兩(蜜炙),白術3兩(制),當歸3兩,白芍1兩半(炒),陳皮1兩半,炙草1兩半,豬脬1具。 【功能主冶】遺溺,脈軟者。 【用法
-
黃耆地骨皮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地骨皮散”在《杏苑》卷八 【出 處】《杏苑》卷八 【處 方】黃耆1錢2分,地骨皮8分,柴胡8分,赤芍藥8分,生地黃8分,麥門冬8分,當歸8分,赤茯苓8分,黃芩8分,人參1錢,甘草(炙)5分。 【功能主冶】勞熱羸瘦,
2012-09-11 23 -
黃耆地黃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地黃丸”在《 普濟方 》卷三二八引《衛生家寶》 【出 處】《普濟方》卷三二八引《衛生家寶》 【處 方】黃耆1兩(蜜炙),當歸(去蘆,酒浸洗)3兩,川芎、熟幹地黃(酒浸)2兩,鵝卵礬朱2兩(火煆通赤,盆覆地上,出火毒)
2012-09-11 15 -
黃耆豆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豆湯”在《 醫學實在易 》卷五 【出 處】《醫學實在易》卷五 【處 方】黃耆、馬料豆各等分。 【功能主冶】盜汗,自汗。 【用法用量】2味用水1大碗,煎8分服。半月愈。
2012-09-11 12 -
男人千萬要慎用六味地黃丸
腎陽虛的男人不宜服用六味地黃丸補腎:臨床上曾有這樣一個病例:吃了半年的六味地黃丸,本來食欲就不太好,近來更是不想吃飯,胃口總是脹脹悶悶的,這才在別人的推薦下,找到中醫進行調理。在醫生詢問病史症狀之後,發現滿舌頭有很厚的舌苔,又膩又滑
-
黃耆鯪甲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鯪甲湯”在《黴瘡證治》卷下 【出 處】《黴瘡證治》卷下 【處 方】人參1錢,黃耆1錢,芎?1錢,當歸2錢,忍冬花1錢半,防己1錢半,升麻8分,防風8分,穿山甲8分,甘草5分。 【功能主冶】濃淋初起。 【用法用量】
-
黃耆六一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六一湯”在《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卷五 【別 名】黃耆湯(《普濟方》卷二二九)。 【出 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五 【處 方】黃耆(去蘆,蜜炙)180克 甘草30克 【功能主冶】補氣生津。治諸虛不足,肢體勞倦,
2012-09-10 16 -
黃耆木蘭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木蘭散”在方出《肘後方》卷四,名見《 聖濟總錄 》卷六十 【出 處】方出《肘後方》卷四,名見《聖濟總錄》卷六十 【處 方】黃耆2兩,木蘭1兩(末之)。 【功能主冶】酒疸。心懊痛,足脛滿,小便黃,飲酒發赤斑黃黑,由大
2012-09-10 11 -
黃耆內托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內托散”在《 外科正宗 》卷三 【出 處】《外科正宗》卷三 【處 方】川芎 當歸 黃耆各6克 白術 金銀花 天花粉 皂角針各3克 甘草 澤瀉各1.5克 【功能主冶】治魚口、便毒、橫痃,已成不得內消者。 【用法用量
-
黃耆赤昆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赤昆湯”在《中醫症狀鑒別診斷學》 【出 處】《中醫症狀鑒別診斷學》 【處 方】黃耆、昆布、赤小豆。 【功能主冶】健脾利濕。主脾虛胎水之輕者。症見腹部增大之快與妊月不符,胸悶氣喘,四肢浮腫,四肢無力,不思飲食,面色淡
-
黃耆除熱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除熱丸”在《魏氏家藏方》卷十 【出 處】《魏氏家藏方》卷十 【處 方】熟幹地黃1兩(酒浸),白芍藥1兩,地骨皮1兩,人參(去蘆)1兩,黃耆2兩(蜜炙),當歸1兩半(去蘆,酒浸),川芎3分。 【功能主冶】氣血虛弱,或
-
黃耆大補腎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大補腎湯”在《 醫心方 》卷十三引《玄感傳屍方》 【出 處】《醫心方》卷十三引《玄感傳屍方》 【處 方】黃耆3兩,生薑3錢,人參3錢,大棗20枚(擘),牡蠣2錢,芍藥3錢,桂心3錢,五味子3錢,地骨皮3錢,茯苓3錢,
-
黃耆當歸人參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當歸人參湯”在《 蘭室秘藏 》卷中 【出 處】《蘭室秘藏》卷中 【處 方】黃連1分,生地黃3分,炒神曲5分,橘皮5分,桂枝5分,草豆蔻仁6分,黃耆1錢,人參1錢,麻黃(不去節)1錢,當歸身1錢5分,杏仁5個(另研如泥
-
黃耆當歸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當歸散”在《 醫宗金鑒 》卷四十八 【出 處】《醫宗金鑒》卷四十八 【處 方】人參 白術(土炒)黃耆 當歸 白芍各9克 甘草2.4克 【功能主冶】治小便頻數,淋瀝不禁。 【用法用量】加生薑、大棗,水煎服。 【制
2012-09-10 13 -
黃耆建中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建中湯”在《金匱要略》卷上 【別 名】黃耆湯(《外台秘要》卷十七引《古今錄驗》)。 【出 處】《金匱要略》卷上 【處 方】黃耆4.5克 桂枝9克(去皮)甘草6克(炙)大棗12枚 芍藥18克 生薑9克 膠飴30克
-
黃耆姜苓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姜苓湯”在《醫學金針》卷二 【出 處】《醫學金針》卷二 【處 方】黃耆3錢,人參3錢,茯苓3錢,半夏3錢,生薑3錢,甘草2錢。 【功能主冶】血虛中風,右半偏枯者。 【用法用量】水煎,溫服。 中下寒,加乾薑、附子
-
黃耆解肌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解肌湯”在《袖珍》卷四引《聖惠》 【別 名】黃耆解肌散 【出 處】《袖珍》卷四引《聖惠》 【處 方】人參5錢,黃耆5錢,當歸5錢,川芎5錢,甘草5錢,芍藥6錢。 【功能主冶】妊娠傷風自汗。 【用法用量】黃耆解肌
2012-09-0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