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耆固真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固真湯”在《片玉心書》卷五 【出 處】《片玉心書》卷五 【處 方】黃耆、人參、白術、甘草(炙)、當歸、麥冬。 【功能主冶】小兒大病後,氣血尚弱,液溢自汗;或潮熱、或寒熱發過之後,身涼自汗,日久令人黃瘦,失治則變為骨
-
黃耆桂枝五物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桂枝五物湯”在《金匱要略》卷上 【別 名】黃耆五物湯(《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三)、桂枝五物湯(《赤水玄珠》卷十二)。 【出 處】《金匱要略》卷上 【處 方】黃耆9克 芍藥9克 桂枝9克 生薑18克 大棗12枚(一方
2012-09-06 26 -
黃耆芩術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芩術湯”在《醫林纂要》卷八 【出 處】《醫林纂要》卷八 【處 方】黃芩1錢5分,白術1錢(生用),黃耆1錢(蜜炙),茯苓1錢,阿膠1錢(蛤粉炒成珠),杜仲1錢(薑汁炒),甘草3分,續斷8分,糯米100粒。 【功能主
-
夏秋之交治腹瀉如何用藥
暑濕腹瀉:葛根芩連片(丸) 患者胃腸遭受暑熱濕邪侵害後引發的腹瀉,表現為煩熱口渴,腹痛腹瀉,裡急後重,肛門灼熱,重者每天達十多次,糞便帶有黏液膿血,惡臭難聞,小便短亦,舌紅苔黃膩,脈象滑數。治宜表裡雙解,清熱止瀉。 中成藥:服用
-
生薑泡醋有哪些功效呢?
一、生薑泡醋的做法 1.先把生薑切成薄片。最好使用鮮姜,鮮薑有非常好的藥用功效,還可以增強血液迴圈、促進消化。薑片不用切得太厚,但一定要切得均勻。 2.把切好的薑放到瓶子裡,隨後把米醋倒入瓶裡,注意,這個瓶子一定要洗乾淨,瓶子裡
2012-09-05 26 -
黃耆人參牡蠣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人參牡蠣湯”在《四聖心源》卷九 【出 處】《四聖心源》卷九 【處 方】黃耆3錢,人參3錢,甘草2錢,五味1錢,生薑3錢,茯苓3錢,牡蠣3錢。 【功能主冶】癰疽。膿泄後潰爛,不能收口者。 【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溫
2012-09-06 27 -
黃耆益氣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益氣湯”在《證治寶鑒》卷一 【出 處】《證治寶鑒》卷一 【處 方】人參、黃耆、白術、甘草、五味子、麥門冬、陳皮。 【功能主冶】補肺。主陽厥氣虛,一名熱厥,上寒下熱。 【用法用量】加薑汁、竹瀝,水煎服。 陽虛,加
-
黃耆益損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益損湯”在《 世醫得效方 》卷八 【出 處】《世醫得效方》卷八 【處 方】人參(去蘆),石斛(去根)甘草 黃耆(去蘆)木香 白術 當歸 正桂 茯苓 芍藥 半夏 川芎 熟地黃(去土,酒炒)山藥 五味子 牡丹皮(去骨)麥
2012-09-05 10 -
黃耆茵陳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茵陳散”在《杏苑》卷五 【出 處】《杏苑》卷五 【處 方】黃耆1錢2分,赤芍藥1錢,茵陳1錢5分,石膏8分,麥門冬8分,豆豉8分,甘草(炙)5分。 【功能主冶】黃汗不止及黃疸。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熟,
2012-09-05 26 -
黃耆飲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飲”在《 聖濟總錄 》卷一五四 【出 處】《聖濟總錄》卷一五四 【處 方】黃耆(銼)地榆 桑寄生各45克 艾葉15克 白龍骨(研)60克 生地黃60克 生薑15克 【功能主冶】補益沖任,攝血安胎。治妊娠胎漏,月水時
-
黃耆內托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內托湯”在《嵩崖尊生》卷十三 【出 處】《嵩崖尊生》卷十三 【處 方】川芎1錢,當歸1錢,陳皮1錢,白術1錢,黃耆1錢,白芍1錢,山甲1錢,皂刺1錢,檳榔3分。 【功能主冶】髒毒已成,紅色光亮欲作膿,不必內消者。
-
黃耆內消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內消湯”在《外科真詮》卷上 【出 處】《外科真詮》卷上 【處 方】黃耆5錢,當歸3錢,冂薟1錢,蒼耳1錢,公英3錢,玄參1錢5分,赤芍2錢,丹皮1錢,甲珠1錢,甘草5分。 【功能主冶】臀癰初起。
-
黃耆牛膝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牛膝散”在《雞峰》卷十二 【出 處】《雞峰》卷十二 【處 方】黃耆3錢,白芍藥3錢,牛膝3錢,當歸3錢,防風24銖,磁石24銖,五味子4錢,茯苓4錢,熟地黃4錢,芎?4錢,桂心4錢。 【功能主冶】腎臟風虛,腰腿腳膝
-
黃耆糯米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糯米湯”在方出《婦人良方》卷十二,名見《 女科指掌 》卷三 【別 名】黃耆湯 【出 處】方出《婦人良方》卷十二,名見《女科指掌》卷三 【處 方】糯米5升,黃耆6兩。 【功能主冶】妊娠忽然下黃汁如膠,或如豆汁,胎動
2012-09-05 11 -
黃耆平補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平補湯”在《元和紀用經》 【出 處】《元和紀用經》 【處 方】隴西黃耆3兩,枸杞根皮3兩,桂3兩,麥門冬3兩,甘草3兩。 【功能主冶】五勞百損,四肢沉滯,骨肉酸疼,大病後,不復常行動,喘?吸吸少氣,小腹拘急,腰背強
-
黃耆羌活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羌活丸”在《 聖濟總錄 》卷一八六 【出 處】《聖濟總錄》卷一八六 【處 方】黃耆1兩(略炙),羌活1兩(去蘆頭,銼,米泔浸1宿,焙),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蒺藜子1兩(炒去角),烏頭1兩(炮裂,去皮臍),沙苑蒺
-
黃耆羌活飲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羌活飲”在《 聖濟總錄 》卷十三 【別 名】黃耆羌活散 【出 處】《聖濟總錄》卷十三 【處 方】黃耆1兩半,羌活(去蘆頭)1兩,石斛1兩(去根),防風1兩(去叉),枳殼1兩(去瓤,麩炒),人參1兩,附子1兩(炮裂,
-
黃耆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丸”在《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卷五 【出 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五 【處 方】黃耆 杜蒺藜 川楝子 茴香(炒)川烏(炮,去皮、臍)赤小豆 地龍(去土,炒)防風(去蘆、叉)各30克 烏藥60克 【功能主冶】益氣溫
-
黃耆衛元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衛元湯”在《 外科大成 》卷四 【出 處】《外科大成》卷四 【處 方】黃耆、人參、當歸、紅花、芍藥、桔梗、甘草、防風。 【功能主冶】痘中夾癭。痘發3-4日而癭潰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
黃耆五兩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五兩湯”在《雞峰》卷十九 【別 名】黃耆建中湯、黃耆建中散 【出 處】《雞峰》卷十九 【處 方】黃耆5兩,白芍藥3兩,桂3兩,甘草3兩。 【功能主冶】黃汗。 【用法用量】黃耆建中湯(《易簡》)、黃耆建中散(《濟
2012-09-0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