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丘
外丘 Wàiqiū《針灸甲乙經》 外丘-體表圖(點擊放大) 【定位】在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7寸,腓骨前緣。 【解剖】在腓骨長肌和趾總伸肌之間,深層為腓骨短肌;有脛前動、靜脈肌支;布有腓淺神經。 【主治】胸脅脹滿,下肢痿痹,癲疾。 【
2017-02-19 10 -
陽交
陽交 Yángjiāo《針灸甲乙經》 陽交-體表圖(點擊放大) 【定位】在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7寸,腓骨後緣。 【解剖】在腓骨長肌附著部;有腓動、靜脈分支;布有腓腸外側皮神經。 【主治】胸脅脹滿疼痛,驚狂,癲疾,瘈疭,下肢痿痹。 【
2017-02-19 28 -
陽陵泉
陽陵泉 YángLíngquán《靈樞·邪氣臟腑病形》 陽陵泉-體表圖(點擊放大) 【定位】在小腿外側,當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處。 【解剖】在腓骨長、短肌中;有膝下外側動、靜脈;當腓總神經分為腓淺神經及腓深神經處。 【主治】半身不遂,
2017-02-19 45 -
膝陽關
膝陽關 Xīyángguān《針灸甲乙經》 膝陽關-體表圖(點擊放大) 【定位】在膝外側,當股骨外上髁上方的凹陷處,陽陵泉穴上3寸。 【解剖】在髂脛束後方,股二頭肌腱前方;有膝上外側動、靜脈;布有股外側皮神經末支。 【主治】膝臏腫痛
2017-02-19 15 -
中瀆
中瀆 Zhōngdú《針灸甲乙經》 中瀆-體表圖(點擊放大) 【定位】在大腿外側,當風市下2寸,或膕橫紋上5寸,股外肌與股二頭肌之間。 【解剖】在闊筋膜下,股外側肌中;有旋股外側動、靜脈肌支;布有股外側皮神經,股神經肌支。 【主治】
2017-02-19 11 -
風市
風市 Fēngshì《肘後方》 風市-體表圖(點擊放大) 【定位】在大腿外側部的中線上,當膕橫紋水平線上7寸。或直立垂手時,中指尖處。 【解剖】在闊筋膜下,股外側肌中;有旋股外側動、靜脈肌支;布有股外側皮神經,股神經肌支。 【主治】
-
環跳
環跳 Huántiào《針灸甲乙經》 環跳-體表圖(點擊放大) 【定位】在股外側部,側臥屈股,當股骨大轉子最凸點與骶管裂孔連線的外1/3與中1/3交點處。 【解剖】在臀大肌、梨狀肌下緣;內側為臀下動、靜脈;布有臀下皮神經,臀下神經,
-
居髎
居髎 Jūliáo《針灸甲乙經》 居髎-體表圖(點擊放大) 【定位】在髖部,當髂前上棘與股骨大轉子最凸點連線的中點處。 【解剖】淺層為闊筋膜張肌,深部為股外側肌;有旋髂淺動、靜脈分支及旋股外側動、靜脈升支;布有股外側皮神經。 【主
2017-02-19 16 -
五樞
五樞 Wǔshū《針灸甲乙經》 五樞-體表圖(點擊放大) 【定位】在側腹部,當髂前上棘的前方0.5寸,橫平臍下3寸處。 【解剖】有在髂前上棘內方,有腹內、外斜肌及腹橫肌;有旋髂淺、深動、靜脈;布有髂腹下神經。 【主治】陰挺,赤白帶下
2017-02-19 14 -
通花根的功效與作用
通花根為五加科植物通脫木的根,植物形態詳"通草"條。那麼在醫學上通花根有哪些具體的藥用價值呢?又有哪些方劑需要用到它呢?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瞭解一下通花根的功效與作用。 原形態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1-3.5m。莖粗壯,不分枝,
2016-05-26 12 -
京門
京門 Jīngmén《脈經》 京門-體表圖(點擊放大) 【定位】在側腰部,章門穴後1.8寸,當十二肋骨游離端的下方。 【解剖】有腹內、外斜肌及腹橫肌;有第十一肋間動、靜脈;布有第十一肋間神經。 【主治】腸鳴,泄瀉,腹脹,腰脅痛,小便
2017-02-19 11 -
淵腋
淵腋 Yuānyè《靈樞·癰疽》 淵腋-體表圖(點擊放大) 【定位】在側胸部,舉臂,當腋中線上,腋下3寸,第四肋間隙中。 【解剖】有前鋸肌和肋間內、外肌;有胸腹壁靜脈,胸外側動、靜脈及第四肋間動、靜脈;布有第四肋間神經外側皮支,胸長
2017-02-19 44 -
肩井
肩井 JiānJǐng《針灸甲乙經》 肩井-體表圖(點擊放大) 【定位】在肩上,前直乳中,當大椎穴(督脈)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上。 【解剖】有斜方肌,深層為肩胛提肌與岡上肌;有頸橫動、靜脈分支;布有腋神經分支,深層上方為橈神經。 【主
2017-02-19 12 -
風池
風池 Fēngchí《靈樞·熱病》 風池-體表圖(點擊放大) 【定位】在項部,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解剖】在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停止部的凹陷中,深層為頭夾肌;有枕動、靜脈分支;布有枕小神經之支
2017-02-19 14 -
腦空
腦空 Nǎokōng《針灸甲乙經》 腦空-體表圖(點擊放大) 【定位】在頭部,當枕外隆凸的上緣外側,風池穴直上1.5寸,平腦戶。 【解剖】在枕肌中;有枕動、靜脈分支;布有枕大神經分支。 【主治】頭痛,頸項強痛,目眩,目赤腫痛,癲狂癇
2017-02-19 29 -
承靈
承靈 ChéngLíng《針灸甲乙經》 承靈-體表圖(點擊放大) 【定位】在頭部,正營穴後1.5寸。 【解剖】在帽狀腱膜中;有枕動、靜脈分支;布有枕大神經分支。 【主治】頭暈,眩暈,目痛,鼻淵,鼻衄,鼻窒,多涕。 【操作】平刺0.5
2017-02-19 20 -
正營
正營 Zhèngyíng《針灸甲乙經》 正營-體表圖(點擊放大) 【定位】在頭部,目窗穴後1寸。 【解剖】在帽狀腱膜中;有顳淺動、靜脈頂支和枕動、靜脈吻合網;布有額神經和枕大神經的會合支。 【主治】頭痛,頭暈,目眩,唇吻強急,齒痛。
2017-02-19 25 -
目窗
目窗 Mùchuāng《針灸甲乙經》 目窗-體表圖(點擊放大) 【定位】在頭部,頭臨泣穴後1寸。 【解剖】在帽狀腱膜中;有顳淺動、靜脈額支;布有額神經內、外側支會合支。 【主治】頭痛,目眩,目赤腫痛,遠視,近視,青肓,鼻塞,癲癇,面
2017-02-19 39 -
頭臨泣
頭臨泣 TóuLínqì《針灸資生經》 頭臨泣-體表圖(點擊放大) 【定位】在頭部,陽白穴直上,入髮際0.5寸,神庭穴與頭維穴連線的中點處。 【解剖】在額肌中;有額動、靜脈;布有額神經內、外支會合支。 【主治】頭痛,目眩,目赤痛,流
2017-02-19 30 -
陽白
陽白 Yángbái《針灸甲乙經》 陽白-體表圖(點擊放大) 【定位】目正視,在前額部,當瞳孔直上,眉上1寸。 【解剖】在額肌中;有額動、靜脈外側支;布有額神經外側支。 【主治】頭痛,目眩,目痛,外眥疼痛,雀目,視物模糊,眼瞼瞤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