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牖
天牖 Tiānyǒu《靈樞·本輸》 天牖-體表圖(點擊放大) 【定位】在頸側部,當乳突的後下方,平下頜角,胸鎖乳突肌的後緣。 【解剖】在胸鎖乳突肌後緣;有枕動脈的肌支,耳後動、靜脈及頸後淺靜脈;布有枕小神經本幹,深層為副神經,頸神經
2017-02-19 16 -
肩髎
肩髎 Jiānliáo《針灸甲乙經》 肩髎-體表圖(點擊放大) 【定位】在肩部,肩髃後方,肩峰後下方,當臂外展時,於肩髃穴後下方呈現凹陷處。 【解剖】在肩峰的後下緣,三角肌中;有旋肱後動脈肌支;布有腋神經的肌支。 【主治】臂痛,肩重
2017-02-19 36 -
臑會
臑會 Nàohuì《針灸甲乙經》 臑會-體表圖(點擊放大) 【定位】在臂外側,臂外側,當尺骨鷹嘴與肩髎穴的連線上,肩髎穴下3寸,當三角肌的後下緣。 【解剖】在肱骨上端背面,肱三頭肌中;有中側副動、靜脈;布有臂背側皮神經,橈神經肌支,
2017-02-19 48 -
消濼
消濼 Xiāoluò《針灸甲乙經》 消濼-體表圖(點擊放大) 【定位】在臂外側,當清冷淵與臑會連線中點處,清冷穴上3寸。 【解剖】在肱三頭肌肌腹的中間;有中側副動、靜脈;布有臂背側皮神經及橈神經。 【主治】頭痛,頸項強痛,臂痛,齒痛
2017-02-19 12 -
清冷淵
清冷淵 Qīnglěngyuān《針灸甲乙經》 清冷淵-體表圖(點擊放大) 【定位】在臂外側,屈肘時,當肘尖直上2寸,即天井上1寸。 【解剖】在肱骨後側,鷹嘴突起的尖端上方,肱三頭肌下部當中;有中側副動、靜脈末支;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
2017-02-19 41 -
天井
天井 Tiānjǐng《靈樞·本輸》 天井-體表圖(點擊放大) 【定位】在臂外側,屈肘時,當尺骨鷹嘴直上1寸凹陷處。 【解剖】在肱骨下端後面鷹嘴窩中,尺骨鷹嘴突起上緣,有肱三頭肌腱;肘關節動、靜脈網;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和橈神經肌支。
-
四瀆
四瀆 Sìdú《針灸甲乙經》 四瀆-體表圖(點擊放大) 【定位】在前臂背側,當陽池穴與肘尖穴的連線上,尺骨鷹嘴下5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解剖】在指總伸肌和尺側腕伸肌之間;有前臂骨間背側動、靜脈;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深層為前臂骨間背
2017-02-19 26 -
三陽絡
三陽絡 Sānyángluò《針灸甲乙經》 三陽絡-體表圖(點擊放大) 【定位】在前臂背側,腕背橫紋上4寸,支溝穴上1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解剖】在指總伸肌、拇長展肌起端之間;有前臂骨間背側動、靜脈;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深層為前臂
2017-02-19 21 -
會宗
會宗 Huìzōng《針灸甲乙經》 會宗-體表圖(點擊放大) 【定位】在前臂背側,當腕背橫紋上3寸,支溝尺側約1寸,尺骨的橈側緣。 【解剖】在尺側腕伸肌和小指固有伸肌之間,深層有食指固有伸肌;下有前臂背側骨間動、靜脈;布有前臂背側皮
2017-02-19 14 -
支溝
支溝 Zhīgōu《靈樞·本輸》 支溝-體表圖(點擊放大) 【定位】在前臂背側,腕背橫紋上3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解剖】在橈骨與尺骨之間,指總伸肌與拇長伸肌之間,屈肘俯掌時則在指總伸肌的橈側;深層有前臂骨間背側和掌側動、靜脈;布
2017-02-19 14 -
外關
外關 Wàiguān《靈樞·經脈》 外關-體表圖(點擊放大) 【定位】在前臂背側,當陽池穴與肘尖穴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解剖】在橈骨與尺骨之間,指總伸肌與拇長伸肌之間,深層有前臂骨間背側動脈和前臂骨間掌側動、
2017-02-19 15 -
陽池
陽池 Yángchí《靈樞·本輸》 陽池-體表圖(點擊放大) 【定位】在腕背橫紋中,當指總伸肌腱的尺側緣凹陷處。 【解剖】在尺骨和腕骨關節部;在指總伸肌腱與小指固有伸肌腱之間;下有腕背靜脈網,腕背動脈網;布有尺神經手背支及前臂背側皮
-
中渚
中渚 Zhōngzhǔ《靈樞·本輸》 中渚-體表圖(點擊放大) 【定位】在手背部,當指掌關節的後方,第四、五掌骨間凹陷處,液門穴後1寸。 【解剖】有骨間肌;手背靜脈網及掌背動脈;布有來自尺神經的手背支。 【主治】頭痛,目眩,目赤,耳
2017-02-19 10 -
液門
液門 Yèmén《靈樞·本輸》 液門-體表圖(點擊放大) 【定位】在手背部,握拳,當第四、五指間,指掌關節前凹陷中。 【解剖】有指背動脈及指背神經。 【主治】頭痛,目赤,耳痛,耳鳴,耳聾,咽喉腫痛,瘧疾。 【操作】直刺0.3~0.5
-
關沖
關沖 GuāNchōng《靈樞·本輸》 關沖-體表圖(點擊放大) 【定位】第四指尺側指甲角旁經0.1寸。 【解剖】有指掌固有動、靜脈形成的動、靜脈網;布有來自尺神經的指掌側固有神經。 【主治】頭痛,目赤,耳聾,耳鳴,喉痹,舌強,熱病
-
柏皮散
《外台秘要》卷二十一引《廣濟方》:柏皮散【處方】老柏白皮120克 烏梅的功效與作用肉60克(熬)細辛 地膚子各120克【制法】上四味,搗篩為散。【功能主治】治雀目,至暮無所見者。【用法用量】每次2克,食後用清酒調服,一日三至四次服。【摘錄
-
半夏白術丸
【處方】白術2兩,半夏的功效與作用1兩,乾薑1兩,枳實1兩,赤茯苓的功效與作用1兩。【制法】上為細末,水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酒癖留滯,脅肋堅痛,胸腹滿悶,飲食進退及嘔逆噁心。【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生薑的功效與作用湯送下,
-
白藥酒
【處方】白茯苓的功效與作用5錢,白術5錢,花粉5錢,山藥的功效與作用(炒)5錢,薏苡仁5錢,芡實的功效與作用(研)5錢,牛膝5錢,白豆蔻(去殼)3錢。【功能主治】開胃健脾,補虛勞。主【用法用量】用燒酒10斤,諒加白蜜,久泡為妙。【摘錄】《
-
保產芎歸湯
【處方】當歸的功效與作用1兩,川芎的功效與作用5錢,車前子(焙黃,研末)3錢。【功能主治】保全孕婦易產。主【用法用量】前2味水煎,入車前子末調和,隨時服下。冬月,加肉桂的功效與作用。【摘錄】《仙拈集》卷三
-
天泉
天泉 Tiānquán《針灸甲乙經》 天泉-體表圖(點擊放大) 【定位】在上臂掌側,當腋前皺襞下端水平線2寸,肱二頭肌的長、短頭之間。 【解剖】在肱二頭肌的長、短頭之間;有肱動、靜脈肌支;布有臂內側皮神經及肌皮神經分佈處。 【主治】
2017-02-1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