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蘞
名稱:白蘞 類別:清熱藥 拼音:BAI LIAN 拉丁:Radix Ampelopsis 別名:白根、見腫消、山地瓜、穿山老鼠、鐵老鼠 藥用部位:塊莖 藥材性狀:本品縱瓣呈長圓形或近紡錘形,長4~10cm,直徑1~2cm。切面周邊常向
-
山慈菇
名稱:山慈菇 類別:清熱藥 拼音:SHAN CI GU 拉丁:Pseudobulbus Cremastrae seu Pleiones 別名:金燈、山茨菇、毛慈菇,泥冰子、白毛菇 藥用部位:假鱗莖 藥材性狀:呈不規則扁球形或圓錐形,頂
2017-02-19 12 -
保肺湯
《醫宗金鑒》卷四十:保肺湯【處方】白及 薏苡仁 貝母 金銀花的功效與作用 陳皮的功效與作用 苦桔梗 苦葶藶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節【功能主治】主肺癰,咳吐膿血。肺癰初起,加防風的功效與作用;潰後,加生黃耆、人參的功效與作用。【用法用量】水煎服
2017-02-19 10 -
白芷湯
《古今醫鑒》卷九:白芷湯【處方】防風的功效與作用 荊芥 連翹 白芷 薄荷的功效與作用 赤芍的功效與作用 石膏【制法】上銼為粗末。【功能主治】治下爿牙疼,屬手陽明虛熱有風。【用法用量】水煎,溫服。【摘錄】《古今醫鑒》卷九《保命集》卷中:白芷
-
白雪丹
《聖惠》卷九十五:白雪丹【處方】白礬5兩(上好者,搗羅為末)。【制法】上於銀鍋中,以真牛乳5升,和白礬,煎令泣泣如雪,以寒食蒸餅末,旋下於鍋中,攪令勻,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止泄痢,除骨髓風。主女人風冷及血氣;男子冷病,腸風瀉血。【
2017-02-19 12 -
柏枝油
【處方】柏枝(幹者)椒紅 半夏的功效與作用各90克【制法】上藥哎咀。【功能主治】治脫髮。【用法用量】用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入蜜少許,再煎一二沸。每用時人生薑的功效與作用汁少許,調勻,擦無發處,每日兩次。【摘錄】《楊氏家藏方》卷二十
-
百草丸
【處方】百草霜120克 黃芩的功效與作用 梔子各30克 黃連的功效與作用 槐花 地榆各15克【制法】上為末,打糊為丸。【功能主治】治痔瘡出血。【用法用量】每服9克,清湯送下。【摘錄】《外科大成》卷二
2017-02-19 71 -
白花蛇煎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白花蛇煎【處方】白花蛇(二兩) 烏蛇(二兩),並用酒浸.去皮骨.焙乾。白蜜(三十兩) 生薑的功效與作用汁(六兩) 薄荷的功效與作用汁(六兩) 白僵蠶(炒 一兩) 幹蠍(炒.一兩) 苦參的功效與作用(一兩) 白附子(
2017-02-19 11 -
白粉靈丹
【處方】水銀1兩,明礬2兩,皂礬2兩,火消2兩,食鹽2兩,雄精3錢,朱砂3錢。【制法】上藥先將後6味研細,入陽城罐內,中間放水銀,上以鐵盞蓋好,再用鐵線紮緊,以鹽泥固濟封口,曬乾,裂紋補好,照升藥法打3柱香為度,冷定,刮下盞內靈藥,研細。
2017-02-19 10 -
白虎加元麥紫蘇湯
【處方】石膏2錢(生),知母1錢,甘草的功效與作用1錢(炙),粳米的功效與作用半杯,元參1錢,麥冬3錢,紫蘇3錢。【功能主治】清金發表。主痘病太陽經證未解,而見煩渴者。【用法用量】流水煎至米熟,取半杯熱服,覆衣取微汗。【摘錄】《四聖懸樞》
2017-02-19 23 -
巴鯽膏
【處方】巴豆的功效與作用仁5錢,白及(切)5錢,番木鼈(切)5錢,川烏(切)5錢,草烏(切)5錢,商陸(切片)10兩,漏蘆2兩,鬧羊花2兩,全歸(切)2兩,穿山甲(切)2兩,元參(切)2兩,蝦蟆皮幹(須新取收幹)2兩,蓖麻仁3兩,白蘞(切
-
麥門冬湯
《金匱要略》卷上:麥門冬湯【處方】 麥門冬60克 半夏的功效與作用9克 人參的功效與作用6克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4克 粳米的功效與作用6克 大棗的功效與作用的功效與作用12枚【功能主治】 清養肺胃,降逆下氣。治肺痿。肺胃津傷,虛火上炎,咳唾
2017-02-19 15 -
八歲湯
【處方】芍藥2兩,梔子2兩,柴胡的功效與作用1兩6銖,升麻2兩半,黃芩的功效與作用2兩半,黃連的功效與作用2兩半,竹葉(切)1升半,桔梗1兩半,細辛15銖,知母2兩,大黃2兩(1本有枳實、杏仁的功效與作用各1兩半,無桔梗、黃連)。【功能主
2017-02-19 11 -
八物煎
【處方】黨參的功效與作用、黃耆、玉竹、白術、山藥的功效與作用、百合的功效與作用、燕窩的功效與作用、桂圓肉。【功能主治】勞碌傷氣,音啞難言。【摘錄】《內外驗方秘傳》卷下
-
百當膏
【處方】丹砂(研)半兩,膩粉(研)半兩,水銀1分,鉛1分(2味結成砂子),牛黃2錢,龍腦(研)2錢,鉛霜(研)2錢,粉霜(研)1分,陽起石(研)1分,黃蠟半兩,巴豆的功效與作用(肥者,去皮心膜,研出油,取霜用)120粒,蠍梢(炒)1分,半
2017-02-19 12 -
百沸湯
【處方】吳茱萸5錢,木瓜的功效與作用5錢,食鹽5錢(同炒焦)。【功能主治】霍亂吐瀉。【用法用量】瓷瓶盛水3升,煮令百沸,卻入上藥同煎至2升以下,每服1盞,隨病人意冷暖服之。藥入即醒。【摘錄】方出《袖珍》卷三引《經驗方》,名見《古今醫鑒》卷五
-
柏術丸
【處方】黃柏(酒炒)4兩,川牛膝(酒炒)3兩,蒼術(制)4兩,木瓜的功效與作用2兩。【制法】上為細末,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濕熱下注。【用法用量】每服3-4錢,淡鹽湯送下。【摘錄】《吳氏醫方彙編》卷五
-
半硫丸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六:半硫丸【別名】半桃丸(《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二)。【處方】半夏的功效與作用(湯浸七次,焙乾,為細末)硫黃(明淨好者,研令極細,用柳木槌子殺過)各等分【制法】上藥以生薑的功效與作用自然汁同熬,入幹蒸餅末攪和勻,入
-
白蘞薄
《鬼遺》卷四:白蘞薄【處方】白蘞、大黃、黃芩的功效與作用各等分。【制法】上藥治下篩。【功能主治】癰疽。【用法用量】和雞子白塗布上,薄癰上,乾燥輒易之。亦可以3指撮藥末,置3升水中煮3沸,綿注汁,拭腫上數十過,以寒水石末塗腫上,紙覆之,燥,
2017-02-19 15 -
百藥散
【處方】川百藥煎不以多少(1半生用,1半炒令黃)。【制法】上為細末。【功能主治】髒毒下血不止。【用法用量】每服2錢,空心、食前溫米飲調下。【摘錄】《楊氏家藏方》卷十三
2017-02-19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