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驗截瘧神方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經驗截瘧神方 【出 處】《濟陽綱目》卷二十三。 【組 成】常山1錢,秦艽1錢,木通1錢,川山甲(醋炙黃)1錢,辰砂半錢(另研),烏梅(去核)7個,大棗7個。 【主 治】瘧疾。 【用 法】以水3盞,煎至1盞,先以棗和辰
-
截瘧常山飲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截瘧常山飲 【出 處】《丹溪心法》卷二。 【組 成】穿山甲(炮) 草果 知母 檳榔 烏梅 甘草(炙) 常山 【主 治】瘧疾。 【用 法】上藥哎咀。用水、酒共250毫升,煎至130毫升,露一宿,臨發時早服,得吐為順。
-
大柴胡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大柴胡湯 【出 處】《傷寒論》 【組 成】(15克) (9克) 芍藥(9克) (9克) (15克) (9克) (4枚) (6克) 【功 用】和解少陽,內瀉熱結。 【主 治】少陽陽明合病。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嘔不止,鬱
2012-05-28 14 -
半夏瀉心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半夏瀉心湯 【出 處】《傷寒論》 【分 類】和解劑-調和腸胃 【組 成】(12克) (6克) (9克) (9克) 炙(9克) (3克) (4枚) 【方 訣】半夏瀉心參芩連,乾薑草棗一併添;寒熱互結心下痞,和胃降逆病自
-
加味逍遙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加味逍遙散 【出 處】《證治準繩·女科》卷五。 【組 成】 藥 幹葛各6克 生 各4.5克 2.7克 2.7克 3克 烏2個 1.8克 【功 用】養血和營,清肝健脾 【主 治】產後發熱,口幹作渴,唇裂生瘡。 【用
2012-05-28 50 -
四逆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四逆散 【出 處】《傷寒論》 【分 類】和解劑-調和肝脾 【組 成】(6克) (6克) 芍藥(6克) 炙(6克) 【方 訣】四逆散裡用柴胡,芍藥枳實甘草須,此是陽邪成厥逆,斂陰泄熱平劑服 【功 用】透邪解鬱,疏肝理
2012-05-28 11 -
消風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消風散 【出 處】《外科正宗·卷四》 【分 類】中醫藥學(一級學科);方劑學(二級學科);方劑(三級學科) 【組 成】 生地 子 各一錢 [各6g] 各五分 [各3g] 。 【方 訣】消風散內有荊防,蟬蛻胡麻苦參蒼,
2012-05-25 39 -
玉真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玉真散 【出 處】《外科正宗》 【分 類】中醫藥學(一級學科);方劑學(二級學科);方劑(三級學科) 【組 成】 各等分(各6g) 。 【方 訣】玉真散治破傷風,牙關緊閉反張弓,星麻白附羌防芷,外敷內服一方通。 【
2012-05-25 36 -
大秦艽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大秦艽湯 【出 處】《保命集·卷中》 【分 類】中醫藥學(一級學科);方劑學(二級學科);方劑(三級學科) 【組 成】 各二兩 [各6g] 三兩[9g] 生地 熟地 各一兩 [各3g] 半兩 [2g] 【方 訣】大秦
-
獨活寄生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獨活寄生湯 【出 處】《備急千金要方》 【分 類】不明 【組 成】三兩(9g) 心 芍藥 幹各二兩(各6g) 【方 訣】獨活寄生艽防辛,芎歸地芍桂苓均。 【功 用】祛風濕,止痹痛,益肝腎,補氣血. 【主 治】痹證
2012-05-25 26 -
經效截瘧丹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經效截瘧丹 【出 處】《醫學綱目》卷三十九。 【組 成】阿膠(湯泡,研)2錢半,雄黃2錢半,朱砂1錢半。 【主 治】瘧母結癖,寒熱無已。 【用 法】每服1丸,空心人參湯候冷送下。瘴瘧,桃枝湯冷服。臨發時,磨1丸塗鼻口
-
追瘧飲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追瘧飲 【出 處】《景嶽全書》卷五十一 【組 成】何首烏30克(制) 當歸 甘草 半夏 青皮 陳皮 柴胡各9克 【功 用】截瘧 【主 治】瘧疾,血氣未衰,屢散之後,瘧仍不止者。 【用 法】上藥用井水、河水各200毫
-
青蒿截瘧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青蒿截瘧丸 【出 處】方出《回生集》卷上引楊庚起方。名見《衛生鴻寶》卷一。 【組 成】青蒿8兩,青皮2兩,真川貝母1兩5錢,檳榔2兩,厚樸2兩,神曲2兩,半夏2兩,甘草5錢。 【主 治】瘧疾。 【用 法】每服3錢,於
-
大定風珠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大定風珠 【出 處】《溫病條辨》卷三下焦·16條 【分 類】方劑,方劑學,中醫藥學 【組 成】生 幹各六錢[各18g]、(連心),六錢 [各18g]、麻仁 各二錢 [各6g] 生 生 (炙) (生),各四錢 [各12g
-
天麻鉤藤飲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天麻鉤藤飲 【出 處】《中醫內科雜病證治新義》:“高血壓,頭痛,暈眩,失眠”。 【分 類】中醫藥學(一級學科);方劑學(二級學科);方劑(三級學科) 【組 成】 益 朱蕎 [各9g] [12g] 後下 [12g] 先煎
2012-05-24 30 -
鎮肝熄風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鎮肝熄風湯 【出 處】清代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方劑篇 醫學衷中參西錄 【分 類】中醫藥學(一級學科);方劑學(二級學科);方劑(三級學科) 【組 成】懷一兩[30g],生(軋細)一兩[30g],(搗碎)兩錢 [6g
2012-05-24 12 -
羚角鉤藤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羚角鉤藤湯 【出 處】《通俗傷寒論》卷二 【分 類】中醫藥學(一級學科);方劑學(二級學科);方劑(三級學科) 【組 成】羚角片一錢半,先煎(4.5g),雙三錢,後入(9g),霜二錢(6g),滁三錢(9g),鮮生地五錢
-
夏季治療寶寶拉肚子的偏方
夏季是嬰幼兒腹瀉發生的高峰期。嬰幼兒腹瀉可由多種原因引起,如消化不良、乳糖不耐受症、輪狀病毒感染及其他細菌感染,促使腸蠕動增強,大便次數增加,腹部不適等。中醫學認為,腹瀉多由飲食不節,食滯胃腸或感受暑濕,致使濕熱阻於中焦,脾胃功能失
-
結節性甲狀腺腫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結節性甲狀腺腫屬於一種比較常見的甲狀腺疾病,對於這種疾病我們可以使用中醫療法或者是手術療法進行治療,也可以通過補充碘的方式來緩解病情。 1) 甲狀腺激素: 幹甲狀腺製劑常用量為每天90-180mg,療程一般3-6 個月
2017-02-20 29 -
結核性胸膜炎症狀有哪些
結核性胸膜炎最明顯的症狀就是胸痛,如果患者病情比較嚴重的話還可能會出現胸膜出現大量積液,粘連等現象,也有部分人會出現高熱乏力,胃寒虛弱,呼吸困難等情況。 1、最常見的症狀為胸痛,胸痛常突然出現,程度差異,可為較明顯的不適或嚴重
2017-02-20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