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絡效靈丹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活絡效靈丹 【出 處】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上冊 【組 成】當歸;丹參;生明乳香;生明沒藥;各15克(五錢)。 【功 用】活血祛瘀,通絡止痛。 【主 治】氣血瘀滯,心腹疼痛,腿臂疼痛,跌打瘀腫,內外瘡瘍,以及症瘕積
2012-05-22 22 -
少腹逐瘀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少腹逐瘀湯 【出 處】《醫林改錯》卷下 【組 成】小茴香(炒)7粒、乾薑(炒)0.6克、延胡索3克、沒藥(研)6克、當歸9克、川芎6克、官桂3克、赤芍6克、蒲黃9克、五靈脂(炒)6克。 【方 訣】少腹茴香與炒姜,元胡靈
2012-05-22 18 -
身痛逐瘀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身痛逐瘀湯 【出 處】《醫林改錯》卷下 【組 成】秦艽3克、川芎6克、桃仁9克、紅花9克、甘草6克、羌活3克、沒藥6克、當歸9克、靈脂6克(炒)、香附3克、牛膝9克、龍6克(去土)。 【方 訣】身痛逐淤湯膝地龍,香附秦
2012-05-22 11 -
艾附暖宮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艾附暖宮丸 【組 成】艾葉(炭) 120g 香附(醋制) 240g 吳茱萸(制) 80g 肉桂 20g,當歸 120g 川芎 80g 白芍(酒炒) 80g 地黃 40g ,黃芪(蜜炙) 80g 續斷 60g。 【功 用】
2012-05-22 11 -
桂枝茯苓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桂枝茯苓丸 【出 處】《金匱》卷下 【組 成】桂枝、茯苓、牡丹(去心)、桃仁(去皮尖,熬)、芍藥各等分。 【主 治】婦人宿有症病,經斷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動在臍上者,為症痼害。妊娠六月動者,前三月經水利時,胎也。
-
槐花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槐花散 【出 處】《本事》卷五 【組 成】槐花(炒)、柏葉(爛杵,焙)、荊芥穗、枳殼(去瓤,細切,麩炒黃)各等分。 【主 治】腸風髒毒。 【方 論】 1.《本事方釋義》:槐花氣味苦寒,入手足陽明、厥陰,柏葉氣味苦辛
2012-05-22 11 -
丹參飲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丹參飲 【出 處】《時方歌括》卷下 【組 成】丹參 一兩[30g] 檀香 砂仁 各一錢半[4.5g] 【方 訣】丹參飲中用檀香,砂仁合用成妙方,血瘀氣滯兩相結,心胃諸痛用之良。 【功 用】活血祛瘀,行氣止痛。 【主
2012-05-22 13 -
失笑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失笑散 【出 處】《蘇沈良方》卷八。 【組 成】五靈脂 蒲黃各等分 【功 用】活血祛瘀,散結止痛。 【主 治】用於小腸氣及心腹痛,或產後惡露不行,或月經不調,少腹急痛。現用於心絞痛、胃痛、痛經、產後腹痛、宮外孕等屬於
2012-05-22 10 -
小薊飲子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小薊飲子 【出 處】《玉機微義》 【組 成】生地黃24克、小薊15克、滑石15克、木通6克、淡竹葉6克、炒蒲黃9克、藕節9克、當歸6克、梔子9克、炙甘草6克。 【方 訣】小薊飲子藕蒲黃,木通滑石生地黃,歸草黑梔淡竹葉,
2012-05-22 16 -
脂肪肉瘤與脂肪瘤區別有哪些
脂肪肉瘤和脂肪瘤雖然聽上去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兩者實際上是千差萬別的,一個為良性腫瘤不需治療,一個卻是惡性的,必須要儘早治療。 脂肪瘤是一種良性的腫瘤,良性腫瘤生長的比惡性腫瘤慢,也不會,或少發生轉移。主要發生在皮下,其次就是四
2017-02-20 45 -
資生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資生丸 【出 處】《醫學摘粹·雜證要法》卷二 【組 成】白術3兩(米泔水浸,用山黃土拌,九蒸曬,去土,切片,焙乾),橘皮2兩,山楂2兩(蒸),神曲2兩(炒),白茯苓1兩5錢(人乳拌,飯上蒸,曬乾),人參3兩(人乳浸透,飯
2012-05-21 12 -
鱉甲煎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鱉甲煎丸 【出 處】《金匱要略》卷上 【組 成】鱉甲12分(炙),烏扇3分(炮),黃芩3分,柴胡6分,鼠婦3分(熬),乾薑3分,大黃3分,芍藥5分,桂枝3分,葶藶1分(熬),石葦3分(去毛),厚樸3分,牡丹5分(去心),
2012-05-21 14 -
枳術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枳術丸 【組 成】枳實(炒)250g,白術(炒)500g。 【功 用】健脾消食,行氣化濕。 【主 治】用於脾胃虛弱,食少不化,脘腹痞滿。 【用 法】以上二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另取荷葉75g ,加水煎煮,濾過,
2012-05-21 11 -
角膜炎是怎麼引起的?內外因共同作用下的結果
角膜炎的出現是內外因共同作用下的結果,外因的話是角膜上皮細胞的損傷、脫落的同時感染造成的;而內因的話就是來自全身的內因性疾患了。 一、病因 1、外因: 外因所致的角膜感染大多要具備兩個條件: a、角膜上皮細胞的損傷、脫
2017-02-20 11 -
肥兒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肥兒丸 【出 處】《衛生總微》卷十二。 【組 成】(去須)1兩,(炒)1兩,仁半兩,肉(面裹煨,去面)半兩,麥糵(炒)半兩,2錢,2個(不見火)。 【功 用】進飲食,健脾胃,殺蟲消積。長肌退黃。 【主 治】小兒乳食不
-
木香檳榔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木香檳榔丸 【出 處】《儒門親事》第十二卷 【組 成】木香 50g 檳榔 50g 枳殼(炒) 50g陳皮 50g 青皮(醋炒)50g 香附(醋制) 150g三棱(醋制) 50g 莪術(醋制)50g 黃連 50g黃柏(酒炒
2012-05-21 26 -
枳實導滯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枳實導滯丸 【組 成】大黃十兩,神曲(炒)、枳實(麥炒)各五錢,黃芩(酒炒)、黃連(酒炒)、白術(土炒)、茯苓各三錢,澤瀉二錢。 【功 用】消滯利濕,泄熱通便。 【用 法】共研細末,蒸餅,用神曲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
2012-05-21 11 -
保和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保和丸 【出 處】《丹溪心法》 【分 類】消食劑-消食化滯 【組 成】山楂六兩(15-20g) 神曲二兩(10-15g) 半夏 茯苓各三兩 (10-15g) 陳皮 連翹 萊菔子各一兩(各35-10g) 【方 訣】保和
2012-05-21 14 -
大安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大安丸 【出 處】《丹溪心法》卷五 【組 成】山植60克、神曲(炒)、半夏、茯苓各30克、陳皮、蘿蔔子、連翹各15克、白術60克。 【功 用】消食導滯。 【主 治】食積。 【用 法】上藥研末,粥糊為丸。每服6~9克
2012-05-18 10 -
中醫足療泡腳秘方大全
中藥泡腳治病的6個秘方: 1、主治:腰痛、腎虛腰痛、腿漆無力 用藥:肉桂50g,吳茱萸100g,生薑150g,蔥頭50g,花椒80g 用法:用沙布裹好水煮10分鐘,待水溫下降至40℃左右,用蒸汽足浴盆浸泡30分鐘,每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