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感風寒型經行身痛
治療方法:麻黃四物湯、桂枝四物湯。 證候表現:經來身痛有表發。(注)經來時身體痛疼,若有表證者。 治則治法:經來身痛有表發。酌用前麻黃四物、桂枝四物等湯以發之。 處方:麻黃四物。 處方:桂枝四物。 出處:《婦科心法要訣》·卷四十四(卷)
-
血瘀型經行身痛
證候表現:經行時腰膝、肢體、關節疼痛,得熱痛減,遇寒疼甚,月經推遲,經量少,色黯,或有血塊;舌紫黯,或有瘀斑,苔薄白,脈沉緊。 病因病機:經行以氣血通暢為順,寒邪凝滯經絡,則氣血運行不暢,故腰膝、肢體、關節疼痛,血得熱則行,故得熱痛減,
-
血虛型經行身痛
治療方法:當歸補血東加白芍、雞血藤、丹參、玉竹。 證候表現:經行時肢體疼痛麻木,肢軟乏力,月經量少,色淡質薄;面色無華;舌質淡紅,苔白,脈細弱。 病因病機:血虛不能濡養筋脈,經行時氣血益感不足,四肢百骸失于榮養,則肢體疼痛麻木,血虛沖任
2017-03-05 12 -
寒濕內阻型經行身痛
治療方法:烏金散。 證候表現:凡婦人十九、二十歲,出嫁後,但遇經脈動則渾身疼痛,手足麻痹,或生寒熱,頭疼目眩。 病因病機:此因房事感觸,經頭或別失調。 處方:宜服烏金散,以和血氣。白芍桂枝(一方用肉桂)麻黃(一錢三分)川芎(三錢)陳皮白
-
治療經行前後身痛
【概述】 行經前後或經期出現周身、腰腿及關節酸痛,統稱為“經行前後身痛”。如此期出現輕度腰酸背痛或關節酸痛者為正常情況,當症狀嚴重,影響工作或生活時作為病證。多見於育齡期和青春期婦女。治療效果好。本病屬中醫的經行前後諸證。 【中成藥】
-
經行前後身痛辨證論治
【概述】 行經前後或經期出現周身、腰腿及關節酸痛,統稱為“經行前後身痛”。如此期出現輕度腰酸背痛或關節酸痛者為正常情況,當症狀嚴重,影響工作或生活時作為病證。多見於育齡期和青春期婦女。治療效果好。本病屬中醫的經行前後諸證。 【辯證分型】
2017-03-05 19 -
經間期出血的病因病機與論治
月經週期基本正常,在兩次月經之間綱組之時,發生週期性出血者,稱為“經間期出血”。本病相當於西醫學排卵期出血,若出血期長,血量增多,不及時治療,進一步發展可致崩漏。 病因病機 月經中期又稱綱組期,是沖任陰精充實,陰氣漸長,由陰盛向陽盛轉化
-
經間期出血的辨證論治
本病以發生在綱組期有週期性的少量子宮出血為辨證要點,進行分析則更為準確。治療以調攝沖任陰陽平衡為大法,選用滋腎陰、補脾氣、利濕熱或消瘀血之方藥隨證治之。 腎陰虛型 主要證候:經間期出血,量少,色鮮紅,質稠,頭暈耳鳴,腰腿酸軟,手足心熱,
2017-03-04 12 -
血虛氣滯型經間期出血
治療方法:先服膠艾湯一二劑,次服紫金丸。 證候表現:經來幾點而止,過五六日或十日又來幾點,一月之內常行二三次,面色青黃。 方用:先服膠艾湯一二劑,次服紫金丸。 處方:膠艾湯。 處方:紫金丸。 出處:《竹林女科證治》·卷一(卷)·調經上(
-
血瘀型經間期出血
症狀:經間期出血,量多少不一,色紫暗有血塊;少腹脹痛或刺痛,胸悶煩躁,口渴不欲飲;舌質暗紅,邊有瘀點,脈細弦。 治則治法:化瘀和絡,益腎止血。 方藥:逐瘀止血湯(《傅青主女科》)。地黃、大黃、當歸、赤芍、牡丹皮、枳殼、龜甲、桃仁。
-
腎陰虛型經間期出血
症狀:經間期出血,量少或稍多,色紅無血塊;頭昏腰酸,夜寐不寧,便艱溲黃;舌質偏紅,脈細數。 治則治法:滋陰補腎,清熱止血。 中成藥:六味地黃丸。 方藥:二至丸(《醫方集解》)合六味地黃丸(《小兒藥證直訣》)。女貞子、墨旱蓮;山藥、熟地黃
2017-03-04 14 -
濕熱型經間期出血
症狀:經間期出血,量稍多,色紅質黏稠,或赤白帶下,質黏膩,或有臭氣;神疲乏力,周身酸楚,胸悶煩躁,納食較差,小便短赤,少腹脹痛;舌質紅,苔黃白厚膩,脈細弦數。 治則治法:清熱利濕,益腎止血。 方藥:清肝止淋湯(《傅青主女科》)。當歸、白
-
月經先後無定期的病因病機
月經週期或前或後1-2周者,稱為“月經先後無定期”,又稱“經水先後無定期”、“月經愆期”、“經亂”。 月經先後無定期相當於西醫學排卵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病的月經不規則。青春期初潮後1年內及更年期月經先後無定期者,如無其他證候,可不予治療
-
肝不藏血型月經先後無定期
治療方法:補肝散、三陰煎。 證候表現:或遲或早,經多不調,或多驚惕,或多小腹急痛。 病因病機:肝虛不能藏血。 處方:三陰煎。 處方:補肝散。 出處:《景嶽全書(卷26-38)》·卷之三十七人集婦人規(上)(卷)·經脈類(門) 原文:肝虛
2017-03-04 12 -
陰虛火盛型月經先後無定期
治療方法:用一、二、三、四、五陰等煎,擇宜治之。 證候表現:或遲或早,經多不調,或為夜熱盜汗,或為煩渴生痰。 病因病機:若陰血虛,水不制火而邪火盛者。 方用:用一、二、三、四、五陰等煎,擇宜治之。 處方:一陰煎。 處方:二陰煎。 處方:
2017-03-04 10 -
月經先後無定期
【概述】 月經週期有時超前,有時延後均在7天以上者,稱為“月經先後無定期”,又稱“經亂”。屬月經病。本病見於婦女各年齡階段,而以青春期少女多見,更年期婦女見月經先後無定期,常提示即將進入絕經階段。本病治療後一般預後良好,除更年期婦女外,
-
氣逆血少型月經後期
治療方法:八物東加香附湯、蒼莎丸。 證候表現:月經過期後行,如性急躁,多怒多妒者。 病因病機:責其氣逆血少。 處方:八物東加香附湯主之。前方加香附(童便浸,炒)、青皮等分,水煎服。 處方:八物東加香附湯主之。兼常服蒼莎丸以調之。 處方:
-
脾胃衰弱型月經後期
治療方法:異功散加當歸川芎湯合地黃丸、異功散加當歸川芎湯、異功散合當歸川芎湯。 證候表現:月經過期後行,如形瘦食少。 病因病機:責其脾胃衰弱,氣血衰少也。 處方:用異功散加當歸川芎湯主之。此方專補脾胃,進飲食,養氣血。人參白術白茯苓炙草
2017-03-04 12 -
痰濕阻滯型月經後期
治療方法:二陳東加香附生薑砂仁。 證候表現:經水過期而至,血淡而稠粘者。 治則治法:以化痰為主。 處方:二陳東加香附、生薑、砂仁。 出處:《女科切要》·卷之一(卷)·調經門(門) 原文:血淡而稠粘者,以化痰為主,二陳東加香附、生薑、砂仁。
-
血分熱盛型月經後期
治療方法:四物東加香附黃連。 證候表現:過期紫黑有塊,必作痛。 病因病機:血熱也。 處方:四物東加香附、黃連。 出處:《濟陰綱目》·卷之一(卷)·調經(門) 原文:過期紫黑有塊,血熱也,必作痛,四物東加香附、黃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