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腦癱伴發斜視的臨床特點
斜視是腦癱最常見的視覺損害,其中既有共同性斜視,也有非共同性斜視。共同性斜視是指兩眼球的運動為共同性,向兩側注視時眼球的偏位程度沒有差異。於此相反,非共同性斜視,又稱麻痹性斜視,它是兩眼球運動不具共同性,向某一方向注視時眼球的偏位程度有
-
腦癱患者的5種臨床常見症狀
腦癱是一種由多種病因引發的神經機能障礙性疾病,導致患者局部完全或不完全喪失運動能力,其常見的臨床症狀主要有5個方面。 1、運動系統異常症狀 腦癱患者常表現出運動發育遲緩以及癱瘓肢體主動運動減少的運動系統異常症狀,如坐姿、站立、獨走等
-
腦癱患者常見的3種臨床分型
分型治療是臨床對待腦癱患者時常用的方法,診斷時即將腦癱準確的分型,並根據患者的病情和身體狀況制定系統的個體化治療方案,以針對性地對症治療,爭取達到良好療效。那麼,腦癱患者的臨床分型有哪些呢? 1、痙攣型腦癱 70&的腦癱患者都會出現
-
小兒腦癱患者的4個身體損傷症狀
腦癱是一種引發小兒殘疾的主要疾病,對小兒的身體損傷較為嚴重,主要表現4個方面的身體損傷症狀。 1、身體發育遲緩的損傷性症狀 腦癱患兒一般較同齡兒童身材矮小,身體發育遲緩,並伴有4類障礙性症狀,即咀嚼障礙、吸吮障礙、吞咽障礙、呼吸障礙
2012-10-06 10 -
腦癱患兒的4個典型障礙性症狀
兒童腦癱是一種機體損傷性較大的疾病,其4種障礙性病症是疾病的典型特徵,需引起高度重視,以便於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1、智力發育障礙性症狀 兒童腦癱患者的智力發育障礙以智力低下、多動症、自閉症等為典型特徵,對患者進行智商測定可初步判斷
2012-10-06 13 -
腦癱兒屈光異常的表現特點
腦癱兒常常伴發有眼科疾病,據統計,中重度腦癱兒中視覺障礙發生率為23.5﹪。屈光異常,發生率排在斜視之後,為腦癱視覺損害第2位元。 什麼是屈光狀態 腦癱患兒眼的屈光狀態有正視、近視、遠視及散光幾種,屈光狀態是由眼球處於休息、不調節時
-
腦癱兒易出現的屈光異常表現
腦癱兒常常伴發有包括屈光異常在內的眼科疾病。腦癱兒伴有屈光異常者,一定要確定其有了什麼樣的症狀表現,以便根據表現類型的不同配戴眼鏡及角膜鏡片。 近視 近視只是看遠方困難,可以看近處物體。近視有良性和惡性兩種。良性近視是屬於正常生物學
-
未成熟腦癱兒易伴視網膜脈絡膜萎縮
腦癱兒常常伴發有眼科疾病,據統計,中重度腦癱兒中視覺障礙發生率為23.5﹪。其中視網膜脈絡膜萎縮就是腦癱視覺障礙表現中的一種。 視網膜脈絡膜萎縮多半是未成熟兒視網膜損害後呃瘢痕,或者是脈絡膜炎或葡萄膜炎後的瘢痕。 未成熟兒最具特徵性
-
腦癱兒眼球運動異常的特點
腦癱兒常會伴發有視覺功能的障礙,像肢體運動障礙一樣腦癱小兒也存在著眼球的運動障礙。在張力障礙型腦癱兒中除了斜視及眼震等視覺障礙外,還可出現隨意掃視、固視及追視的困難。 腦癱兒的眼球運動異常多表現為放鬆時視功能明顯改善,但在疾病、困倦、
2012-10-16 11 -
腦癱不常見視覺功能障礙表現
腦癱患兒極易伴發視覺功能障礙,除斜視、屈光異常、視神經萎縮、視網膜脈絡膜萎縮等表現外,尚有一些不常見的表現。 白內障 腦癱見到伴發白內障的歷來就不多。其原因有的為胎內風疹病毒感染,有的為出生時的外傷或嚴重的缺血缺氧性腦病。除先天因素
-
小兒腦癱患者的3個早期徵兆性症狀
瞭解小兒腦癱的主要特徵,有助於早期發現疾病,為早期治療爭取有利時間。 1、運動發育滯後 小兒腦癱患者的一個明顯特徵即運動發育滯後,可從新生兒的7個方面表現進行鑒別,即出生100天不能自主抬頭;出生4個月後拇指向收,手張不開;出生5個
-
半歲之內嬰幼兒發生腦癱的異常表現
嬰幼兒腦癱會表現出一系列的異常反應,半歲之內不同階段的異常表現如下: 新生兒期時的異常表現 1.哺乳困難,如小兒出生後不會吸吮、吸吮無力或拒乳,或吸吮後疲勞無力; 2.表現過分安靜、哭聲小或持續哭鬧; 3.自發運動少、肌張力低下
-
5種特殊類型的腦癱臨床綜合征
腦癱是指在出生前到出生後一個月內由各種原因引起的非進行性腦損傷或腦發育異常所導致的中樞性運動障礙。除了常見的腦癱之外,還有以下5種特殊類型的腦癱綜合征: 痙攣性偏癱 此型臨床最常見,為一側肢體受累,多數上肢較下肢嚴重,遠端較近端重,
-
腦癱臨床表現的年齡性變化
儘管腦癱的病變為非進行性,但其臨床表現隨著年齡的增長是變化的。特別是開展早期治療以來,這種變化更加顯著。 年長兒及成年腦癱患者可以出現關節攣縮,脊柱側彎及髖關節脫臼等繼發性改變而痛苦不堪。由於肌張力增強顯著而訴疼痛者並不少見,特別是在
2012-09-19 10 -
腦癱症狀的減輕和惡化
在發育早期遭到腦損害,由於病變程度及腦成熟度的不同會引起腦癱、智力低下、行為異常、癲癇等各種類型的慢性腦病綜合征。隨著時間的推移腦損害症狀會減輕或惡化。 正常化或輕症化 所謂腦癱的正常化或輕症化是指由於運動功能的改善和恢復使日常生活
-
腦癱臨床類型的變化
腦癱的臨床病型在其成長過程中,特別是經過訓練治療後,其病型是可以變化的,而且其中有著一定的規律。 痙攣型 痙攣型占乳兒期腦癱的半數以上,而在幼兒期向學前期過渡的階段不隨意運動型增加十分明顯。這是腦癱類型變化最引人注意的地方。隨著腦的
-
腦癱臨床亞型的腦電圖表現
腦癱伴發癲癇者的腦電圖上基本節律多種多樣,由於受累腦部位的不同,可出現半側的惰性活動、全部節律不規則或睡眠時紡錘波過多等。不同臨床亞型腦癱患兒的腦電圖表現也各有特點,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3種: 痙攣型偏癱 基礎波有左右差異,癱瘓側的對
2012-09-26 12 -
腦癱伴發癲癇的比率
腦癱極容易伴發癲癇。癲癇的發作,除了通常可看到的大發作外,短時間的意識喪失、頭痛、腹痛等一眼難以確定的小發作或部分性發作是非常多見的,因此腦癱患兒伴發癲癇的概率是難以準確估計的。 不同年齡腦癱患者的癲癇伴發率 在一般人群中癲癇的發生
-
腦癱兒多有視覺功能障礙
19世紀末醫生們就已經注意到腦癱兒常常伴發有眼科疾病,據統計,中重度腦癱兒中視覺障礙發生率為23.5﹪。 2001年臨床報告顯示,視覺功能障礙常見於腦癱患兒。除了某些病例的視覺障礙是繼發於白內障、視網膜病及視神經損害外,最常見的視覺功
-
腦癱兒的症狀
腦癱兒童由於出生前後發生缺氧狀況,可能導致觸覺神經核受到損害,對於觸覺刺激無法進行適當的處理,形成觸覺過敏或觸覺遲鈍等觸覺異常,觸覺異常會對患兒的日常生活及情緒造成不利影響。 觸覺過敏的患兒表現為對溫度的變化極為敏感,不喜歡光著腳在草
2012-08-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