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孕婦面癱者應如何進行有效治療
孕期患有面癱,一定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並儘量不用藥。 1.自我鍛煉:輕度面癱者可經常進行面肌功能訓練,包括抬眉、閉眼(將眼睛輕輕閉合,若眼瞼閉合不全可先用指腹按摩眼眶下緣而後用力閉眼)、聳鼻、鼓腮、撅嘴及示齒練習,還可時常練習咀嚼動作
2013-03-18 10 -
治療面癱常用的中藥偏方有哪些
治療面癱的中醫偏方較多,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正確選擇以得到更好療效。 蜈蚣朱砂散 制法:準備蜈蚣18條,朱砂9g。將兩者一起研為細末,並分為18包。 用法:取1小包藥末,並於防風(15g)一起煎成藥湯飲用,每日3次,6天為一療程
-
面癱患者可以服用甲鈷胺片營養神經
面癱患者由於神經受損,導致面部肌肉不能正常工作,可以服用甲鈷胺片營養神經。 甲鈷胺片的作用 甲鈷胺片是一種內源性的輔酶B12,參與一碳單位迴圈,由同型半胱氨酸合成蛋氨酸的轉甲基反應過程中起重要作用,進入神經元細胞器,參與腦細胞和脊髓
2013-03-21 17 -
貝爾面癱的藥物治療方法
貝爾面癱又稱特發性面癱,是耳科常見疾病,任何年齡均可發生,處理不當常可發生暴露性角膜炎,該病主要依靠藥物治療,方法如下: 類固醇激素治療貝爾面癱 類固醇激素是安全的,並且在治療貝爾面癱患者面肌功能方面很可能是有效的。口服潑尼松常用劑
-
經常按摩表情肌可使面癱症狀得到緩解
經常進行面部自我按摩,可促進面癱的康復。 1.枕額肌肌腹:用拇指或食指指腹,從眉弓向頭頂髮際處進行推拉或緩慢揉搓,然後再從頭頂髮際向眉弓按摩,一定要保持適當的力度。經常對此肌肉進行按摩,可促進其運動功能的恢復。 2.眼輪匝肌:閉眼後
-
面癱早期用針灸治療效果好
針灸是治療面癱的方法之一,面癱早期用針灸治療效果好。 針灸治療面癱的原理 針灸是通過經絡、腧穴的傳導作用,以及應用一定的操作法,來治療全身疾病,以通經脈,調氣血,使陰陽歸於相對平衡,臟腑功能趨於調和,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針灸治療
-
面癱患者應該慎重選擇激素藥物
面癱患者多用藥物治療,並且要合理用藥,有些患者不可以使用激素治療。 周圍性面癱從病理角度來講主要有2種,一種考慮是面神經免疫性炎症引起,又叫Bell氏麻痹,另外一種是病毒侵犯面神經引起的,可以同時伴有耳周圍的皰疹,又叫Hunter氏綜
2013-03-29 14 -
治療面癱應該選對偏方
面癱患者應該選擇正確的偏方,以更加快速治癒疾病,以下是幾種治療面癱的偏方: 貝爾散 材料:人參、白術、茯苓、當歸、白芍、川芎、白芷、防風、甘草、香附、烏藥、青皮、陳皮、明天麻、天南星、全蠍、白附子、僵蠶、蜈蚣、廣地龍、白花蛇、制附子
-
面癱急性期行針灸治療效果好
中醫認為面癱的急性期病因主要為機體正氣不足,脈絡空虛,衛外不固,風寒、風熱之邪上犯面部,痹阻經脈,從而使氣血阻滯,面肌不收,此期為針灸治療的最佳時期。 面癱急性期治療以循經遠道取穴與局部取穴相結合,以手足少陽經、手足陽明經為主。所選主
-
可改善面癱患者症狀的外敷法
中醫認為周圍性面癱多因脈絡空虛,風寒之邪乘虛侵襲面部經脈以致氣血阻滯所致,在治療期間應保持面部溫暖,可通經脈瘀滯、調暢經脈氣機,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採用以下三種外敷法治療。 1.熱敷患側 用熱毛巾敷患側,使溫度保持在41℃左右,每日可
-
面癱可行穴位埋線療法治療
中醫認為面癱可能是由於人體正氣不足,面部、耳部遭受風寒等導致,嘗試多種治療方法無效後可用穴位埋線治療,取其穴位封閉效應、針刺效應、刺血效應、留針及埋針效應,激發調解面部經絡功能、疏經活絡,促進氣血運行,使經脈得養,促進面神經麻痹功能的恢
-
面部火針治療可緩解面癱症狀
中醫認為面癱的病因為機體正氣不足,脈絡空虛,風寒或風熱乘虛而入中面部經絡,致經氣阻滯,氣血痹阻,經筋失養,筋肉失於約束,出現喎僻。故治療應以活血通絡、疏調經筋為主,可採用火針療法治療。 第1步:拔罐。取大椎、雙側肩髃及沿膀胱經第一、二
2013-04-12 10 -
穴位注射與埋線可治療周圍性面癱
周圍性面癱主要表現為面部表情肌癱瘓,不能皺額,額裂消失,眼裂閉合不全或不能閉合,口角歪斜,病側鼻唇溝變淺等,是由病毒侵襲面部神經和神經通過部位所致,在急性期如果經過治療症狀未改善,可使用以下兩種方法治療。 1.穴位注射治療 在周圍性
-
周圍性面癱急性期與慢性期治療方法
根據周圍性面癱的病程延續時間,可將其分為急性期與慢性期,這兩期的治療藥物與治療重點各不相同。 1.急性期治療 周圍性面癱的頭七天為急性期。急性期可給予牽正散加味口服:僵蠶、全蠍、蜈蚣、白附子、荊芥、防風、紅花、川宆、板藍根、大青葉。
-
穴位甲鈷胺注射聯合針刺治療面癱效果好
面癱以面部表情肌群運動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徵,其主要症狀表現為口眼歪斜,患者面部連最基本的抬眉、閉眼、鼓嘴等動作都無法完成。有研究者採用穴位甲鈷胺注射聯合針刺治療面癱,臨床效果較好。 甲鈷胺注射液是一種新型內源性輔酶維生素B12,與普通非
2013-04-18 28 -
晚期面癱患者的治療方法
患病2年內沒有完全恢復的稱早期面癱,2年以上的稱晚期面癱。外科治療主要針對晚期面癱。外科治療可以分為靜態治療和動力性治療。靜態治療主要是將闊筋膜成條狀移植於面部,治療後靜態情況下雙側面部表情對稱,但動態下患側不能隨健側運動。 動力性治
-
面神經移植術治療面癱的簡單介紹
面神經移植術適於面神經缺損在4mm以上、無法吻合的面癱病例,另外還可用於外傷或手術引起的神經切斷、斷裂、創傷等情況。需要滿足以下三個條件方可考慮神經移植術:①神經缺損超過4mm;②需要廣泛轉移神經才能施行端端吻合;③神經吻合有張力。
2013-01-29 10 -
針灸與拔火罐相結合治療面癱
面癱可在受涼、受潮、吹風後突然發生,多表現為單側口眼歪斜,面部表情僵硬,額紋消失,眼瞼閉合不全,流淚等,患者可為各個年齡段的人群,少數患者發病後幾日可出現而後疼痛、耳鳴、面部不適等症狀。 中醫治療該病的方法很多,包括內服中藥、針灸、局
2013-01-30 14 -
治療面癱的2種中醫針灸療法
面癱即面神經麻痹,中醫認為面癱是因人體正氣不足,絡脈空虛,風邪乘虛侵襲經脈,造成經氣阻滯不通,筋脈失養,導致顏面一側肌肉弛緩不收,受對側牽拉等一系列功能障礙。對此中醫針灸通過穴位刺激疏通經絡,可有效緩解症狀,療效較好。 1.毫針療法
2013-01-30 14 -
面癱的5種中醫特色療法
面癱是以口眼向一側歪斜為主要表現的病症,可發生與任何年齡,多見於冬季和夏季。中醫學認為,勞作過度,機體正氣不足,脈絡空虛,衛外不固,風寒或風熱乘虛入中面部經絡,可致氣血痹阻,經筋功能失調,筋肉失於約束。以下5種中醫療法可很好地緩解症狀,
2013-01-3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