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艾的作用 可升舉陽氣培補元氣
陳艾是生活中十分常見的一種有著高藥用價值的中草藥,其在臨床上可用於許多疾病的治療,但對不懂醫學的人來說,其對於陳艾的作用卻十分模糊,因此,接下來本文就將陳艾的作用和功效詳細的介紹給大家。
中藥陳艾
在《孟子—離婁篇》中說:“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說明古人對艾葉的選擇已有相當豐富的經驗。
1、新艾施灸火烈且有灼痛感,而陳艾施灸則相對柔和灸感明顯效果好。
早在《孟子》就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記載。
陳艾可以從氣味和顏色來鑒別,陳艾一般呈淡黃色,而新艾一般呈青綠色
明代醫家李時珍也指出“凡用艾葉,需用陳久著”所以施艾需用陳年艾,這也是歷代醫家所反復強調的!
2、陳艾灸火"溫而不燥,潤能通經"。
燃燒時候陳年艾絨熱力溫和,能夠竄透皮膚,直達到深部,經久不消,功效強勁。
3、陳艾可從氣味與顏色來鑒別,陳艾一般淡黃色,而新艾一般青綠色,陳艾因艾油大量揮發,含量低故氣味純淨溫和,新艾因艾葉含油量高,故聞起來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
4、陳艾葉的優點,含揮發油比較少,燃燒比較慢,火力溫和,燃著煙少,艾油完全揮發掉,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滲透力好,艾灰不易脫落;而新艾沒有這些優點,新艾味辛烈、含揮發油比較多,燃燒比較快,火力比較強,燃著煙大,艾灰易脫落,容易傷及皮膚和血脈;新艾其中的揮發油沒有完全揮發掉,不僅不能達到治療效果,而且可能對人體產生一定的危害。
故臨床上多採用陳艾而不用新艾。
在《本草綱目》記載:“凡用艾葉需用陳久者,治令細軟,謂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則易傷人肌脈。”陳艾色澤上顏色發土黃或是金黃色,艾絨柔軟無雜質視為上品。
保健灸的功效
1.健脾益胃
培補後天在中脘穴施灸,可以溫運脾陽,補中益氣,常灸足三裡,不但能使消化系統功能旺盛,亦可收到防病治病,抗衰防老的效果。
2.溫通經脈
行氣活血氣血運行具有遇溫則散,遇寒則凝的特點。灸法其性溫熱,可以溫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
3.培補元氣
預防疾病艾為辛溫陽熱之藥,可補陽壯陽,故艾灸有培補元氣,預防疾病之作用。
4.升舉陽氣
密固膚表氣虛下陷,則皮毛不任風寒,清陽不得上舉,因而衛陽不固,腠理疏鬆。常施灸法,可以升舉陽氣,密固肌表,起到健身、防病治病的作用。
通過文中的敘述,相信大家對於陳艾的作用和功效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對於像陳艾這種常見的中草藥,大家不僅要多多的瞭解其功效和作用,還要對其具體的使用方法進行瞭解,以備不時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