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蘑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解表清熱;透疹;消食;抗癆。主感冒咳嗽;麻疹透發不暢;食積停滯;脘腹脹滿;肺結核。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6 -
葡萄糖的功效與作用
萄糖又稱為玉米葡糖、玉蜀黍糖,甚至簡稱為葡糖,是自然界分佈最廣且最為重要的一種單糖,它是一種多羥基醛。純淨的葡萄糖為無色晶體,有甜味但甜味不如蔗糖,宜溶于水,微溶於乙醇,不溶於乙醚。水溶液旋光向右,故亦稱“右旋糖”。葡萄糖在生物學領域具
2017-03-12 30 -
蘋果醋的功效與作用
蘋果醋的功效: 一、排毒:果醋中含有一種特殊物質——果膠,能夠減少腸內不良細菌數量,從而幫助有益細菌繁殖,因 而能起到腸道排毒功效。 二、美容養顏:果醋中含有豐富的維他命,維他命可以抑制皮膚色素形成,消除皮膚色斑增加白素,從而起到美容養
2017-03-12 6 -
空心花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接骨消腫;去腐生肌。主跌打骨折;刀傷;疔瘡腫瘍。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接骨消腫,生肌去腐。治跌打,刀傷,疔瘡。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10 -
蘡薁藤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祛濕;止血;解毒消腫。主淋病;痢疾;崩漏;噦逆;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瘰鬁;濕疹;癰瘡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或取汁點眼、滴耳。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8 -
馬檳榔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生津止渴;催生斷片。主傷寒熱病;暑熱口渴;喉炎喉痛;食滯脹滿;麻疹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生嚼1-2枚;或煎湯,3-6g。外用:適量,搗敷。
2017-03-12 8 -
烏蛇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風濕,通經絡。治風濕頑痹,肌膚不仁,骨、關節結核,風疹疥癬,麻風,破傷風,小兒麻痹症。 ①《藥性論》:治熱毒風,皮膚生瘡,眉須脫落,瘑癢疥等。 ②《開寶本草)):主諸風瘙癮疹,疥癬,皮膚不仁,頑痹諸風。 ③《綱目》:功與
2017-03-12 3 -
綠包藤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活血消腫;清熱解毒;止痢;截瘧。主跌打損傷;骨折;毒蛇咬傷;癰癤腫毒;痢疾;瘧疾。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鮮品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7 -
蒟醬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溫中下氣,消痰散結,止痛。主院腹冷痛,嘔吐泄瀉,蟲積腹痛,咳逆上氣,牙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5g。外用:適量,研末摻。 【各家論述】 1.《唐本草》:主下氣溫中,破痰積。 2.《食療本草》:散結氣,治心腹中冷氣。
2017-03-12 8 -
氣桐子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行氣消食;清熱解毒。主疝氣;食積;月經不調;疔瘡癤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3個。外用:適量,搗敷或取汁搽。 【各家論述】《分類草藥性》:治疝氣,消食積,婦人月經病。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14 -
擬囊果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散風除濕;止痛解毒。主感冒;咳嗽;風濕骨痛;肌肉痛;偏頭痛;瘡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洗。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9 -
蓼實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化濕利水;破瘀散結;解毒。主吐瀉腹痛;水腫;小便不利;症積痞脹;癰腫瘡瘍;瘰鬁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或研末,或絞汁。外用:適量,煎湯浸洗;或研末調敷。 【各家論述】 1.《本經》:主明目,溫中,耐風寒,下水氣
2017-03-12 11 -
苦白蹄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止咳平喘;祛風除濕;消腫止痛;利尿;解蛇毒。主咳嗽;哮喘;慢性風濕性關節炎;胃痛;咽喉腫痛;牙周炎;尿路結石;水腫;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g;或研末。外用:適量,研末醋調敷。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39 -
小石鬆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通經活絡;消腫止痛。主風濕腰腿痛;關節疼痛;跌打損傷;刀傷;燙火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6 -
藍靛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治時行熱毒,疔瘡癰腫,丹毒,疳蝕,天皰瘡。 ①《本草拾遺》:敷熱瘡,解諸毒,滓敷小兒禿瘡熱腫。 ②《綱目》:止血,殺蟲,治噎膈。 ③《東醫寶鑒》:敷熱惡腫,蛇虺螫毒,兼解諸毒及小兒丹熱,功同青黛。 【用法用量】
2017-03-12 7 -
雞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調氣;解毒。主噎膈;小便不禁;發背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煮食,適量,或研末。外用:適量,焙研撒或調搽。 【各家論述】《本草綱目》:治小便不禁,及氣噎,食不消。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4 -
礜石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消冷積;祛寒濕;蝕惡肉;殺蟲。主痼冷腹痛;積聚堅癖;風寒濕痹;寒濕腳氣;贅瘤息肉;瘰鬁;頑癬惡瘡 【用法用量】內服:入丸、散,或浸酒。外用:研末調敷。
2017-03-12 10 -
薑黃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理氣止痛;解毒消腫。主胃氣痛;吐瀉腹痛;跌打勞傷;瘡瘍腫毒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鮮品絞汁餘;或搗爛敷。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21 -
驢蹄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解毒消腫。主癰疽瘡瘍。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或入丸劑。外用:適量燒灰調敷或幹摻。 【各家論述】《本草綱目》:懸蹄燒灰敷癰疽,散膿;和油敷小兒解顱,以瘥為度。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13 -
櫚木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活血破瘀;解毒消腫。主風濕性關節炎;腰肌勞損;產後瘀血腹痛;赤白漏下;跌打損傷;骨折;感冒;毒蛇咬傷;無名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調敷。 【各家論述】 1.《本草拾遺》:主
2017-03-1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