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倉米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調中和胃;滲濕止瀉;除煩。主脾胃虛弱;食少;泄瀉反胃;噤口痢;煩渴。 用法用量 內服:適量,煎湯;或入丸、散。 注意 《本草拾遺》:和馬肉食品店之發痼疾。 各家論述 1.《本草綱目》:陳倉米煮汁不渾,初時氣味俱盡,故沖淡可以養
2017-03-12 13 -
蜂蜜水的功效與作用
1、恢復疲勞,尤其是熬夜後 在所有的天然食品中,大腦神經元所需要的能量在蜂蜜中含量最高。蜂蜜中的果糖、葡萄糖可以很快被身體吸收利用,改善血液的營養狀況。用法:中午一杯蜂蜜水。 2、消除大餐後的積食 蜂蜜可以促使胃酸正常分泌,還有增強腸蠕
2017-03-12 8 -
卵葉蜘蛛抱蛋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接骨止痛;解蛇毒。主風濕痹痛;腎虧腰痛;跌打損傷;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7 -
虎圖辣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溫中止痛。 附方 ①治小兒肚寒疼痛:生虎圖辣一至二分。泡淘米水服。 ②治勞傷疼痛:虎圖辣研末,用一至二分吞服。 摘錄 《*辭典》
2017-03-12 8 -
桐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治癰疽,疔瘡,創傷出血。 ①《本經》:主惡蝕瘡著陰。 ②《綱目》:消腫毒,生髮。 【用法用量】外用:以醋蒸貼、搗敷或搗汁塗。內服:煎湯,0.5~1兩。 【摘錄】《*辭典》
2017-03-12 8 -
釣樟根皮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暖胃溫中;行氣止痛;祛風除濕。主胃寒吐瀉;腹痛腹脹;水腫腳氣;風濕痹痛;疥癬濕瘡;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g。外用:適量,煎湯洗浴。 各家論述 1.《名醫別錄》:主金瘡,止血。 2.《四聲本草》:磨服治霍亂。
2017-03-12 6 -
苦石蓮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化濕,散瘀止痛。主風熱感冒,痢疾淋濁,噦逆,癰腫,瘡癬,跌打損傷,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
2017-03-12 5 -
豬蓼子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活血散瘀;止血。主瘡腫;陰疽;瘰鬁;毒蛇咬傷;牙痛;中暑;痢疾;跌打損傷;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久煎),9~15g;或絞汁服。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2017-03-12 7 -
烏桕子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拔毒消腫;殺蟲止癢。主濕疹;癬瘡;皮膚皸裂;水腫;便秘。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內服:煎湯,煎湯,3-6g。 【各家論述】 1.《本草拾遺》:桕油,服一合,令人下利,去陰下水氣。炒子作湯亦可。 2.《綱目》
2017-03-12 3 -
粟米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化濕;解毒消腫。主腹痛泄瀉;痢疾;感冒咳嗽;中暑;皮膚熱疹;目赤腫痛;瘡癤腫毒;毒蛇咬傷;燒燙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3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塞鼻。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9 -
懸鉤子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醒酒,止渴,祛痰,解毒。治痛風,丹毒,遺精。 ①《本草拾遺》:食之醒酒,止渴,除痰唾,去酒毒。’ ②《綱目》:搗汁服,解射工、沙虱毒。 ③《現代實用中藥》:內服治痛風,外用塗丹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或生食
2017-03-12 28 -
栗樹皮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解毒消腫;收斂止血。主癩瘡;丹毒;口疳;漆瘡;便血;鼻衄;創傷出血;跌僕傷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0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燒灰調敷。 【各家論述】 1.《唐本草》:水煮汁,主溪毒。 2. 孟詵:主疸瘡毒。 3
2017-03-12 7 -
偏葉白齒蘚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涼血止血;散瘀止痛。主血熱妄行之吐血;衄血;跌打損傷;血瘀腫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0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6 -
花椒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散寒;除濕;止痛;殺蟲。主虛寒血淋;風濕痹痛;胃痛;牙痛;痔瘡;濕瘡;腳氣;蛔蟲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煎湯洗;或燒炭研末敷。 各家論述 1.《本草綱目》:腎與膀胱虛冷,血淋色瘀者,煎湯細飲,色鮮者
2017-03-12 8 -
倒紮龍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解毒療瘡,活血止痛,止汗,止帶。主瘡瘍腫毒,瘰鬁,腰腿痛,帶下,盜汗。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11 -
塔黃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瀉熱;導滯;散瘀;消腫。主實熱便秘;譫語發狂;食積痞滯;痢疾;濕熱發黃;目赤頭痛;閉經;症瘕;癰腫疔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2g。外用:適量,搗爛敷。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10 -
科普巡講進鄉村
近日,以普及中醫藥科普知識,宣傳推廣中醫“治未病”理念為內容的“特色中醫巴渝行”科普宣講活動宣告結束。此次活動持續時間為6月至8月,巡講隊分別在鳳鳴、寶坪、龍角、江口等鄉鎮舉辦中醫藥文化科普巡講活動5場,接受現場諮詢1500餘人次,開展義
2017-03-12 7 -
中醫防治慢病新成果專家研討會舉行
近日中醫防治慢病新成果專家研討會在京舉行,“紋疏經絡治療法”受到關注。 “紋疏經絡治療法”是在中醫經絡學理論及“子午流注納甲法”基礎上由電腦進行程式設計,使用時只需核准治療時間及地理位置,儀器就能準確計算出患者的最佳治療穴位。臨床證實治療
2017-03-12 5 -
門冬氨酸鉀鎂注射劑過敏反應嚴重
9月19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佈了第50期《藥品不良反應資訊通報》,提示門冬氨酸鉀鎂注射劑嚴重過敏反應較突出,其中20%的病例被用於急性胃腸炎、肝癌、肝炎、保肝、感冒等的治療,存在超適應症情況,建議不再用於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和肝性腦
2017-03-12 17 -
國家藥監局加強無菌藥品品質監管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9月18日召開視訊會議,部署加強無菌藥品生產品質監管工作,防止藥品品質安全事件的發生。會議要求,一要採取有效措施強化無菌藥品生產企業品質監管,督促企業嚴格執行藥品GMP有關規定,強化無菌保障措施,確保藥品品質安全;二
2017-03-12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