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人群養生>母嬰>正文

徐動型腦癱症狀有什麼

徐動型腦癱也是屬於腦癱的一種, 一般這個疾病是因為腦基地區域受到損傷導致的四肢運動不協調, 徐動型腦癱的症狀是比較明顯的, 因為疾病會直接影響患者的四肢協調性。

症狀表現

運動發育落後

小兒腦癱症狀中, 運動發育落後表現在粗大運動和 (或 )精細運動兩方面。 判斷運動發育是否落後的指標很多, 每個動作在不同年 (月 )齡中表現又不一樣, 但一些主要指標在臨床應用時應熟練掌握。

正常小兒 3個月時能抬頭, 4~5個月時能主動伸手觸物, 兩手能在胸前相握, 安靜時能在眼前玩弄雙手。

6~7個月時會獨自坐在較硬的床面不跌倒, 8~ 10個月時會爬, 爬時雙上肢或下肢交替向移動。 1歲時能獨自站立, 1歲~1歲半時能行走。 腦癱小兒在上述年齡階段一般都不能達到正常小兒水準。

腦癱小兒在新生兒時期常表現為動作減少, 吸吮能力及覓食反應均差。 正常 3個月小兒仰臥位時常有踢腿、蹬踏樣動作, 而且為交替的蹬踢。 腦癱小兒踢蹬動作明顯減少, 而且很少出現交替動作, 正常 4~ 5個月的小兒上肢活動很靈活, 腦癱小兒上肢活動也減少。 正常小兒在 l歲以內尚未形成右利或左利, 而痙攣型腦癱偏癱型則表現為經常只利用一隻手持物或觸物, 另一側手的活動減少, 而且手常呈握拳狀。

肌張力異常

肌張力是安靜狀態下肌肉的緊張度,

通過被動地屈曲、伸直、旋前、旋後肢體, 瞭解其肌張力。 小嬰兒可握住其前臂搖晃手, 根據手的活動範圍瞭解上肢肌張力。 測下肢肌張力還可握住小腿搖擺其足, 根據足活動的範圍判斷其張力, 張力低時搖晃手足時手足甩動的範圍大, 張力高時活動範圍小。

腦癱科專家介紹, 檢查肌張力時還可以通過 “牽拉試驗 ”來瞭解, 此項檢查容易掌握, 握住小兒雙手, 將其從仰臥位拉成坐位, 觀察頭後垂的情況可瞭解頸背部肌肉張力。

腦癱科專家需要提醒的是, 檢查肌張力時要注意, 一些年齡較大病程較長的患兒, 由於關節攣縮, 以致關節活動受限, 不要誤認是肌張力增高。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