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風的診斷根據皮損為乳白色色素脫失斑, 境界清楚, 邊緣有代償性色素增加, 後天發生, 無自覺症狀, 不難診斷。 應與單純糠疹、無色素痣、貧血痣和二期梅毒白斑相鑒別。
單純糠疹
多為發生在兒童面部的局限性色素減退斑, 皮損邊界不清, 皮損表面常附有細碎鱗屑, 周圍無色素加重環。
無色素痣
一般單發, 為局限性色素減退斑, 在出生後不久發現, 摩擦後皮損潮紅, 邊緣不清, 無色素加重環, 可持續終身。
貧血痣
出生後不久發病, 多見於顏面, 為局限性淺色斑, 系該處毛細血少所致。 摩擦後局部不發紅,
二期梅毒疹
發於頸項部, 原有丘疹或斑疹消退後遺留色素減退, 色不呈純白色, 但白斑呈圓形或卵圓形, 直徑l~2cm, 境界清楚, 互不融合。 梅毒血清試驗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