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神經科>正文

癲癇病中醫治療之診斷鑒別

癲癇病並不可怕, 可怕的是在疾病的萌芽期就沒有發現預兆, 掉以輕心, 導致病情越來越嚴重。 中醫在癲癇病的診斷與鑒別診斷方面準確度高, 過程嚴謹, 得到癲癇病人的一致首肯。 那麼在癲癇中醫治療的開始中醫是如何讓診斷鑒別癲癇疾病的呢, 今天小編帶大家來探秘。

1.診斷

突然昏僕抽搐, 起病急速而移時清醒, 醒後一如常人, 但多反復發作。 其發作具有突然、短暫、反復三個特點。 突然, 指起病急, 部分病例於發作前數小時或幾天, 先有精神緊張、易急躁等前驅症狀, 或臨近發作時, 先覺眩暈頭痛,

肢體麻木或筋惕肉瞤等, 但為時極短, 旋即昏僕、抽搐發作。 短暫, 指發作時間短, 一般發作至神志轉清約5~15分鐘。 但病情有輕重的不同, 發作時間也有長短的區別。 有的突然神志喪失僅幾秒鐘, 有的神昏抽搐持續半小時以上而不能自止。 反復, 指反復發作, 但其間歇長短亦因病情輕重而不同, 嚴重者有一日數十次以上發作的, 也有數日一發者, 比較輕的患者有逾月或半年以上一發者。

本病一般具有神志失常和肢體抽搐等特定的臨床症狀。 但因證候輕重之異, 發作表現也有不同。 有表現為突然神志喪失而無抽搐, 如患者突然中斷活動, 手中物件掉落, 或短暫時間兩目直視、呆木不動、呼之不應, 經幾秒鐘即迅速恢復, 事後對發作情況完全不知。

也有的來勢急驟, 卒倒叫號, 昏不知人, 頻頻抽掣, 口吐涎沫, 經數分鐘, 甚至數十分鐘, 漸漸神志轉清, 蘇醒後對發作情況一無所知, 常覺全身倦怠, 頭昏頭痛, 精神萎靡。 一般說發作時間短, 間歇時間長者病情輕, 反之, 則病情重。

本病休止期仍有一定的臨床症狀。 以脾虛痰盛、肝火痰熱、肝腎陰虛等脈證為多見。 但部分病例休止期可毫無自覺症狀。 對無自覺症狀的患者, 應瞭解發癇形式上的變化;追訪病史, 重視外傷病史、發熱病史與發癇的關係;詢問患病以後體質、智力的變化, 進行辨證分析。

2.鑒別診斷

癲癇應與中風和痙證加以區分。 清·李用粹《證治匯補·癇與卒中痙病辨》雲:“三症相因, 但癇病僕時口作六畜聲,

將醒時吐涎沫, 醒後復發, 有連日發者, 有一日三五發者。 若中風„„則僕地無聲, 醒時無涎沫, 亦不復發。 惟痙病雖時發時止, 然身體強直, 反張如弓, 不似癇病身軟作聲也。 ”可見癲癇與中風雖同有昏僕, 然而癲癇僕地有聲, 神昏片刻即醒, 醒後如常可以再發;中風僕地無聲, 神昏需經救治或可逐漸清醒, 而且多有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諸症存在。 癲癇與痙證雖同有四肢抽搐拘急, 然而癲癇發後四肢軟倦, 短時間神志轉清, 不伴發熱;痙病發時多身強直而兼角弓反張, 不易清醒, 常伴發熱。 總之, 癲癇與中風、痙病臨床鑒別一般並不困難。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