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神經科>正文

中醫治氣虛血瘀型中風多用補陽還五湯

中醫認為, 中風發病主因素體虧虛, 臟腑功能失調, 其病理與心、肝、脾、腎有關, 重者常波及臟腑, 輕者僅限於血脈經絡。 中經絡又可分陰虛陽亢、風痰上逆和氣虛血瘀3個證型論治。

氣虛血瘀型證見突然發生口眼歪斜, 舌體不正, 肢體麻木無力, 頭暈, 全身倦怠乏力, 舌質淡紫或有瘀斑, 苔薄白, 脈細弱或細澀。

治療應以益氣活血, 透竅通絡為主, 多用補陽還五湯隨證加減。 補陽還五湯方出自王清任所著的《醫林改錯》。 方中重用黃芪大補元氣, 配以少量活血通絡之品, 使元氣大振, 鼓動血行, 活血而不傷血, 瘀去絡通,

筋肉得養, 痿廢可愈;桂枝、桑枝, 溫經活絡, 善走肢體;牛膝強筋壯骨, 滋腎平肝養肝, 能引諸藥下行, 治足痿無力;節菖蒲除痰消積, 透竅開音, 對中風後言語、肢體不利均有良效。 在實際的臨床應用時, 需根據患者氣虛、血瘀的輕重程度, 主證、兼證的不同進行藥物配伍加減。 經絡瘀阻, 肢體麻木不遂者加地龍、蜈蚣、烏梢蛇、穿山甲等蟲類藥, 以強化活血通絡, 搜風滌痰之功。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