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手足徐動型腦癱病因, 新生兒脫離母體來到人間, 器官內臟的發育均還不完善, 免疫功能低下, 極易發生感染性疾病, 又由於皮膚嬌嫩, 皮下血管豐富, 血腦屏障的通透性高, 皮膚、粘膜稍有破損, 細菌、病毒就會進入血液迴圈生長繁殖, 從而釀成敗血症和病毒血症, 進而成為腦炎、腦膜炎, 使腦受到損害, 導致腦癱發生, 為此, 積極預防新生兒期的感染性疾病, 對於降低腦癱的發生率有著重要的意義。
注意保護新生嬰兒的皮膚
完整的皮膚和粘膜是人體阻止病菌入侵體內的第一道防線, 一旦皮膚、粘膜破損,
保持新生兒臍部的乾燥、清潔
新生兒的臍部是病菌進入體內的重要門戶, 故應經常保持乾燥、清潔, 切不可小視。 如發現臍部有粘液或膿性分泌物, 臍周皮膚紅、腫, 表明臍部已有了感染, 應當積極治療。
2、密切觀察黃疸的消長
新生兒黃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生理性黃疸多在出生後3天開始出現, 持續約7~10天完全消退, 黃疸不很深。 黃疸出現過早、於出生後2天內即出現, 並逐漸加深, 持續時間又長,
3、注意觀察前囟
前囟是反映顱內病變的一面鏡子, 需經常觀察。 正常的前囟出生時約為2.5cm×2.5cm大小, 微凹陷或呈平坦狀, 有搏動, 若前囟上抬、緊張, 則見於發熱或顱內有病變。 前囟約在1歲到1歲半時完全閉合, 若閉合過早, 則可能為大腦發育不良, 過遲閉合, 除見於佝僂病外, 還是腦積水的一個重要表現。
4、實行母乳餵養
母乳不但營養豐富, 而且還含有許多免疫物質和抗感染因數, 這是其它代乳品所不具備的。 事實證明, 用純母乳餵養4~6個月的孩子, 其呼吸道感染、腹瀉、中耳炎等感染性疾病發病率明顯比人工餵養兒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