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型牛皮癬是一種主要發生在關節部位的牛皮癬, 除了牛皮癬的症狀外還伴有關節的形態和功能受限的特點, 本病病程遷延, 易復發, 晚期形成關節強直, 導致殘廢。 臨床上根據其症狀特點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指關節型
指關節型牛皮癬最多見, 約占70%。 主要表現為手指和腳趾遠端指節間關節的炎症, 呈彌漫性指腫脹, 呈臘腸狀, 同時伴有指甲的損害。 為1個或數個指關節受累, 非對稱性。
類風濕性關節炎型
類風濕性關節炎型牛皮癬占15%, 為對稱性、多發性關節炎伴爪狀手。 病人可表現出類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臨床特點出現晨僵,
不對稱性遠端指間關節型
不對稱性遠端指間關節型牛皮癬占5%, 主要累及遠端(趾)間關節。 表現為紅腫、畸形, 常從足趾開始, 以後累及其他關節。 指骨無尺側偏斜, 疼痛較類風濕性關節炎輕, 常伴指甲營養不良, 男性較多見。
殘毀性關節炎型
殘毀性關節炎型牛皮癬占5%, 為嚴重關節破壞型。 多侵犯手、足多個關節和骶髂關節。 特徵為進行性關節旁侵蝕, 以致骨質溶解, 伴或不伴骨質性關節強硬, 酷似神經病性關節病, 為無痛性。 此型的皮膚牛皮癬常廣泛而嚴重,
強直性脊椎炎型
強直性脊椎炎型牛皮癬占5%,
表現為單純性脊椎炎或脊椎炎與外周關節炎重疊。
脊椎病變為非邊緣性韌帶骨贅,
尤多見於胸椎和腰椎,
骨突關節間隙狹窄和硬化,
椎間盤連接處侵蝕和椎體前緣骨性增生,
主要發生於頸椎下部。
周圍關節炎累及遠端指(趾)關節,
表現為雙側對稱性或單側不對稱性侵蝕性關節炎。
炎症除發生在滑膜,
還可沿肌腱附著點進入骨骼區域。
部分病人骶髂關節可受累。
本型的臨床特點為脊椎僵硬,
發生靜脈狀態後和在早晨,
持續30分鐘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