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神經科>正文

認識面肌痙攣的治療方法

面肌痙攣是一種半側面部不自主抽搐的病症。 抽搐呈陣發性且不規則, 程度不等, 可因疲倦、精神緊張及自主運動等而加重。 那麼, 面肌痙攣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瞭解。

中醫治療:根據發病原因對症治療, 修復面神經, 是目前比較有效的方法。 治療原則, 啟動、活化、營養、修復、再生面神經, 標本兼治。

西醫治療:面肌痙攣的治療方法是什麼?傳統藥物治療多採用抗癲癇藥物如苯妥英鈉、卡馬西平和安定等, 其他藥物如卡巴酚酊、非氨酯等。 但治標不治本, 且副作用大, 不良反應可有頭暈、嗜睡、走路不穩以及皮疹、肝臟損害、骨髓抑制白細胞減少等。

因此, 在服藥期間應定期檢查血象及肝功。 一旦出現白細胞減少則需立即停藥。 不足以推廣應用。

封閉治療:以往藥物治療HFS效果不佳時, 臨床可採用酒精進行局部封閉, 但往往導致 永久性面癱, 且易復發。 近幾年, 肉毒桿菌毒素A被廣泛應用於HFS的封閉治療, 但其副作用明顯, 如眼球發幹、上瞼下垂及 重度面癱等。 其毒性具有劑量依賴性, 可產生稱為“燃點現象”的精神過敏。 另外, 對於植物神經系統也有影響, 可導致心慌、心悸和血壓升高及面肌痿縮等。

手術治療:現在採用的方法是微血管減壓術, 適用於:①原發性面肌痙攣, 排除繼發性病變;②無面神經損傷病史;③保守治療效果差;④無嚴重全身性疾患。

物理療法:早期可用超短波熱透及紅外線照射, 可改善局部血液迴圈, 消除水腫, 緩解局部疼痛。 面肌痙攣的治療方法可以緩解部分症狀, 但治標不治本, 緩解快, 但復發也快, 只起到輔助治療的治療的作用。 另外, 做一些自我按摩和恢復肌力隨意運動等。 能起到康復促進效果, 但對神經的聯結、滋養和再生不能起治療作用。

專家提示, 面肌痙攣的治療方法有很多, 廣大面肌痙攣患者一定要根據自身的病情, 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 做到對症治療, 對症下藥。

面肌痙攣: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