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佝僂病?佝僂病的類型有哪些?佝僂病在嬰兒期較為常見, 是由於維生素D缺乏引起體內鈣, 磷代謝紊亂, 而使骨骼鈣化不良的一種疾病。 下面我們來看下佝僂病的類型。
佝僂病的類型1、腎性佝僂病:腎臟疾病導致腎功能障礙使1.25D的生成減少而發生佝僂病, 血鈣低, 血磷高。 需要使用1.25D才能有效治療。
佝僂病的類型2、肝性佝僂病:各種肝臟疾病導致肝功能不良, 可使1.25D生成障礙;如果伴有膽道阻塞, 不僅會影響維生素D的吸收, 而且因鈣皂形成, 進一步抑制鈣的吸收, 從而出現低血鈣及佝僂病徵象。
佝僂病的類型3、遠端腎小管酸中毒:患兒身材矮小,
佝僂病的類型4、維生素D依賴性佝僂病:此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可分為兩型。 Ⅰ型為腎臟1-α羥化酶缺陷, Ⅱ型為靶器官1, 25D受體缺陷, 臨床表現為重度佝僂病, 血鈣, 磷顯著降低, 鹼性磷酸酶明顯升高, 並繼發甲狀旁腺功能亢進。 I型患兒可有高氨基酸尿, Ⅱ型患兒的重要特徵為脫髮。
以上為佝僂病的類型介紹。 佝僂病主要是引起嬰兒抬頭、坐、站、行走都較晚。 關節鬆弛而有過伸現象, 大腦皮層功能異常條件反射形成緩慢, 語言發育落後, 貧血等症狀。 患者應及時去醫院進行治療。
佝僂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