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神經科>正文

中醫治療面肌痙攣少不了局部針刺法

面肌痙攣屬中醫學筋惕肉的範疇。 中醫認為本病屬本虛標實之症, 肝、脾、腎等本虛, 而風、痰、瘀等標實。 機體正氣不足, 脈絡空虛, 腠理不固, 風寒之邪乘虛侵入陽明之經, 致面部經絡閉阻, 氣血運行不暢, 筋肉失於濡養, 發為本病。 治療多用局部針刺法, 可分為毛刺法和散刺法。

1、毛刺法

毛刺法即刺浮痹於皮膚, 治療時要注意辨證配穴。 肝腎陰虛型, 取肝俞、腎俞、太溪等補肝益腎, 育陰潛陽熄風;氣虛血少型, 取脾俞、膈俞、氣海、足三裡等益氣健脾, 養血安神;痰熱風動型, 取豐隆、太沖、陰陵泉等清化痰熱, 熄風活絡。

治療期間應告訴患者調節情志, 放鬆心情, 避免發怒急躁, 對提高治療效果有一定的作用。

2、散刺法

散刺法即淺表舒緩平和的刺激方法, 具有疏經通絡, 調和氣血, 熄風止痙的作用。 散刺時選用長針是想造成牽拉之勢, 使得收縮的面肌可以充分舒張, 可有效抑制抽搐。 按摩可促進局部血液迴圈, 使組織溫度升高, 也起到緩解局部肌肉痙攣的作用, 同時還可改善營養供應, 促進新陳代謝, 治療效果顯著。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