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草藥>正文

槐花

槐花

別名:金藥樹、護房樹、豆槐。

性味:苦, 微寒。

歸經:歸肝、大腸經。

入藥部位:為豆科植物槐的乾燥花及花蕾。

形態特徵:1、槐花:皺縮而捲曲, 花瓣多散落。 完整者花萼鐘狀, 黃綠色, 先端5淺裂;花瓣5, 黃色或黃白色, 1片較大, 近圓形, 先端微凹, 其餘4片長圓形。 雄蕊10, 其中9個基部連合, 花絲細長。 雌蕊圓柱形, 彎曲。 體輕。 氣微, 味微苦。

2、槐米:呈卵形或橢圓形, 長2~6mm, 直徑約2mm。 花萼下部有數條縱紋。 萼的上方為黃白色未開放的花瓣。 花梗細小。 體輕, 手撚即碎。 氣微, 味微苦澀。

槐花的用法用量

用法:煎服, 5~10g。 外用適量。 止血多炒炭用, 清熱瀉火宜生用。

炮製:1、槐花:除去雜質及灰屑。

2、炒槐花:取淨槐花, 依清炒法(不加輔料的炒法稱為清炒法。 )炒至表面深黃色。

3、槐花炭:取淨槐花, 依清炒法(不加輔料的炒法稱為清炒法。 )炒至表面焦褐色。

槐花的功效作用

功效:涼血止血, 清肝瀉火。

主治:用於便血, 痔血, 血痢, 崩漏, 吐血, 衄血, 肝熱目赤, 頭痛眩暈。

槐花的禁忌

脾胃虛寒及陰虛發熱而無實火者慎用。

槐花的配伍

1、衄血不止:槐花、烏賊魚骨等分, 半生半炒為末, 吹之。 (《普濟方》)

2、吐血不止:槐花燒存性, 入麝香少許, 研勻, 糯米飲下三錢。 (《普濟方》)

3、小便尿血:槐花(炒)、郁金(煨)各一兩, 為末。 每服二錢, 淡豉湯下, 立效。 (《篋中秘寶方》)

4、髒毒下血:新槐花炒研, 酒服三錢, 日三服。 或用槐白皮煎湯服。 (《普濟方》)

5、婦人漏血不止:槐花燒存性,

研。 每服二、三錢, 食前溫酒下。 (《聖惠方》)

6、楊梅毒瘡:乃陽明積熱所生。 槐花四兩略炒, 入酒二盞, 煎十餘沸, 熱服。 胃虛寒者勿用。 (《集簡方》)

7、下血血崩:槐花一兩, 棕灰五錢, 鹽一錢, 水三鐘, 煎減半服。 (《摘玄方》)

槐花的相關論述

1、《本草綱目》:炒香頻嚼, 治失音及喉痹, 又療吐血衄血, 崩中漏下。

2、《本經逢原》:槐花苦涼, 陽明、厥陰血分藥也。 故大小便血, 及目赤腫痛皆用之。 目得血而能視, 赤腫乃血熱之病也。 腸血痔血同柏葉微炒為末, 烏梅湯服。 腸風髒毒, 淘淨炒香為末。 腸風荊芥湯服, 髒毒蘸豬髒日日服之。 但性純陰, 陰寒無實火禁用。

白茅根 側柏葉 羊蹄 槐角 黃藥子 鐵樹葉 萱草根 虎耳草 大石韋 元寶草 楮葉 梔子根 地榆 大薊 小薊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