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瞭解嗎,白塞氏病又叫白塞綜合征,為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會出現口腔潰瘍、陰部潰瘍、眼部炎症等其它症狀. 那該怎樣中醫治療白塞氏病呢?
關於中醫治療白塞氏病,我們來看一下:
白塞氏病白塞氏病臨床呈現發作與復發、遷延與緩解的長期、緩慢的進行性的加劇表現,因此中醫臨床可按急性活動期、中間期恢復期與臨床緩解期三期分治.
1、急性活動期:症見口腔粘膜與外☆禁☆陰部潰爛、灼痛、口渴喜飲或渴不多飲、常伴煩躁不安、低熱等全身症狀,脈象多滑數或弦數,舌質淡紅或黯紅,苔薄黃,此屬濕熱內聚,鬱久化火之證,可用導赤散加蘆根、滑石等清心降火,導熱與濕邪從小便而出.若患者發作源于情志過極,肝經火旺,則大多伴有心煩品苦,肋脅脹痛等,可用丹梔肖遙散疏肝瀉火、清熱涼血;病變中若出現高熱煩渴、大便秘結、腹脹腹痛、血象明顯升高,血沉、CRP急劇增高者,屬邪熱內熾.氣分熱盛,可用白虎湯合小承氣湯清氣除熱,通腑瀉濁.
2、中間恢復期:症見口腔和/或外☆禁☆陰潰瘍好轉、發熱、便秘、腹脹、腹痛已基本消失,血象、血沉、CRP等開始下降或基本恢復正常.然本病為一種全身性廣泛性的小血管炎症性病變,故此期的治療應是清解餘邪、活血化瘀,可用複元活血東加丹參、枳實等治療.若餘邪較重,低熱不退,煩躁不解,或加用柴胡疏肝散.
3、臨床緩解期:此期臨床症狀與體征基本消失或完全消失,血象、血沉、CRP等實驗檢查指標也恢復正常.
初發患者或雖多次發作但無重要臟器受累者常無明顯的陰陽氣血偏盛偏衰表現,故此期治療的原則是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延長緩解期與減少復發,可用十全大補丸口服,持續服用1至2年;若有陰陽偏盛表現,當根據陰陽之偏盛衷情況,分別以左歸丸、右歸丸、杞菊地黃丸、金匱腎氣丸等治療,且需持續用藥1至2年.
若伴有關節、皮膚、腎臟、腸道、神經系統損傷者,或本病後期出現器官功能嚴重受累者,則當根據情況詳細辯證,制定相應的製劑或方藥.
本病在應用西藥激素或/免疫抑制劑治療後,常可因西藥撤減而致病情復發,可根據應用西藥後的反應及個體情況予以養陰之品配合西藥治療,以減少西藥的副作用與減少復發,一般可用參芪地黃東加減.
本病為反復發作性疾病,在無重要臟器損傷階段,一般預後良好;若反復發作,且累及重要功能或進行性加劇,預後較差.
上文就是關於中醫治療白塞氏病的介紹,專家提醒應及時到醫院進行諮詢檢查,以免耽誤最佳治療時機.如果您還有其他關於白塞氏病的疑問,請諮詢我們的線上專家,由專家為您專業解答.
白塞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