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婦科>正文

子宮頸炎的中醫治療

(一)辨證分型治療

1.濕熱蘊結

主證:帶下量多, 色黃或赤白相兼, 質稠, 其氣穢臭, 肮悶少食, 大便搪而不爽, 小便短黃。 舌紅, 苔黃膩, 脈滑數。

方藥:止帶方(《世補齋·不謝方》)加減。

2.肝經濕熱

主證:帶下量多, 色黃或黃綠如膿, 質黏稠或如泡沫狀, 穢味, 淋漓不斷, 伴陰部瘙癢精神抑鬱易怒, 胸脅脹滿, 口苦咽幹, 小便色黃。 舌質紅, 舌苔黃, 脈弦數。  

治法;疏肝瀉火除濕。

方藥:龍膽瀉肝湯(《醫宗金鑒》)加減;

3.濕毒蘊結

主證:帶下量多, 黃綠如膿, 或赤白相兼, 或五色雜下, 狀如米泔, 臭穢難聞, 小腹疼痛;腰能酸痛, 口苦咽幹, 小便短赤, 舌紅, 苔黃膩,

脈滑數。

治法:清熱解毒除濕。

方藥:五味消毒飲(《醫宗金鑒》)加減。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