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斜視針灸應如何治療

斜視針灸應如何治療?針灸是一種中醫療法, 目前運用的也非常廣泛, 對治療斜視眼病有著非常好的效果。 針灸是一種以調整營衛氣血, 點燃以溫灼穴位的皮膚表面,達到溫通經脈、調和氣血的目的的治療方法。 下面就由我院的眼科專家來為大家具體介紹一下針灸治療斜視的方式方法。

斜視針灸應如何治療:

一、體針法治療斜視

1.取穴

常用穴:內斜視, ①瞳子髎、風池、四白、太沖;②球後、太陽、目窗、外關;③絲竹空、魚腰、頭維、光明。 外斜視, ①睛明、眉沖、魚腰、合穀;②攢竹、風池、四白、太沖;③下睛明、光明、曲差、京骨。

2.治法

據症而取,

每次取1組穴, 3組穴輪用。 雙眼斜視取雙側, 單眼斜視取單側。 眶內穴位宜慢慢刺入, 不作大幅度撚轉。 小兒速刺入, 撚轉半分鐘左右即出針。 其餘進針得氣後施平補平瀉手法, 留針30分鐘, 15分鐘行針1次。

二、皮膚針治療斜視

1.取穴常用穴:正光1、正光2、風池。

備用穴:據辨證分型取穴。

肝血不足型:眼斜, 發病與高熱抽搐有關, 目幹畏光、急躁頭痛、口苦多夢, 脈細稍弦或小數, 苔薄白。 肝俞、膽俞、內關、百會。

脾氣虛弱型:眼斜, 視物不清, 面色皝白, 神倦納少, 頭暈體瘦, 時有便溏, 脈細弱或緩, 苔薄白。 脾俞、胃俞、中脘、百會、內關、足三裡。

腎虛型:眼斜, 多自幼發病, 屈光度較薄, 視力較差, 頭暈發枯, 面色欠華, 常有遺尿, 苔薄或淨, 舌質淡或尖紅。 腎俞、肝俞、膽俞、大椎、腰椎兩側、內關。

調理鞏固:眼位已正或基本恢復, 視力未達到正常:胸椎8~12, 腰椎兩側, 百會、大椎、肝俞、膽俞、脾俞、腎俞、中脘。

2.治法

常用穴每次均取。 備用穴據證型酌加。 在具體選穴時, 則分三階段, 第一階段為有屈光不正者, 先增進視力, 備用穴之內關必加;第二階段是在上述基礎上糾正斜視, 則百會或肝俞、膽俞每次必加;第三階段為鞏固階段, 則均酌取最後一組備用穴。

採用普通皮膚針或電梅花針叩刺。 如為電梅花針, 則將特製的電梅針針具接通電晶體治療儀, 用直流電, 電壓9伏, 電流以強度小於5毫安培, 以病人耐受為度。 然後在每一穴區之0.5~1.5釐米直徑內作均勻叩打, 計20~50下。 胸腰椎兩側, 由上至下各叩打3行。 第1行距脊椎1釐米, 第2行距脊椎2釐米,

第3行距脊椎3~4釐米。 如用普通皮膚針, 叩打方式同上, 力求用腕力彈刺, 力量以中等強度為宜, 至局部出現明顯潮紅為度。 停針半月後, 繼續下一療程。 患者在治療期間堅持自我按摩兩側之正光1和正光2。

三、斜視的體針加穴位貼敷治療

1.取穴

用常穴:四白、合穀、球後。

備用穴:內斜肌麻痹:陽白透魚腰、瞳子髎透絲竹空;外斜肌麻痹:攢竹透睛明、四白透承泣。

2.治法

常用穴每次均取, 四白、球後針患側, 合穀選任1側, 左右交替。 備用穴據症而取。 令患者取臥位。 四白穴應摸准穴位進針, 以引出觸電感為佳, 球後針深1.5寸, 使眼眶酸脹感明顯, 合穀局部得氣。 透穴要求進針快, 沿皮下送針須慢。 均用平補平瀉法, 留針30分鐘, 每隔10分鐘, 刮針柄半分鐘。

如為不合作小兒, 可採取快速進針, 輕度撚轉不留針法, 不予透刺。 針後, 可在備用穴取1~2穴貼敷馬錢子片, 用膠布固定, 酌情保留12~24小時。

四、我院的特色療法

在臨床治療中, 五輪五臟綜合療法注重五輪與五臟的緊密結合, 風輪目疾, 多從肝治, 針對肝氣、肝火太旺、肝陰、肝血不足, 治以平肝、瀉肝、柔肝、補肝之法以明目。 血輪目疾, 以心為主, 對於心不生血、血不養肝、水不制火上攻眼目、熱血不止、刺痛難開、口舌生瘡、小便赤澀, 而治以補血、養血、涼血、止血、清心瀉火明目之品。 肉輪目疾, 以脾虛胃弱為主, 或因脾氣不足、中氣下陷, 或脾不運水、濕聚成痰, 或脾運衰退、胞瞼下垂。 治以健脾利水、消痰散結、益氣升陽、健運脾胃之法。 氣輪目疾,

其病在肺。 病機多為冷熱不調、肺不生水、火無水制、上攻眼目, 治以滋陰潤肺、養陰清熱、清瀉肺火之法。 水輪目疾, 其治在腎。 多由房勞過度、憂思積慮、腎水不足或腎陽虛衰所致, 治以滋陰補腎、滋陰降火、溫補腎陽、滋補腎陰之法以明目。 同時, 由於病變的多樣性、複雜性, 一輪病變可能是多個臟腑共同作用的結果, 同一種疾病也可能引起多個輪髒的病變, 故在臨證治療時, 我們注重從多個臟腑出發, 既注重五輪的變化, 也不忘與五臟及五行相結合, 辨病辨證, 綜合治療疾病。

斜視針灸應如何治療?想必各位患者已經通過上述的介紹對針灸治療斜視的方法有了相應的瞭解, 希望對您能有所幫助。 在此我院群體醫護人員祝所有斜視患者能夠早日康復。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