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青光眼治療的“一不、二要、三定期”原則

青光眼治療的目的是防止視神經的進一步損害。 保持視野穩定的關鍵手段是要控制眼壓。 控制眼壓的方法包括藥物(滴眼液)、鐳射和手術治療。 其中最常用的是藥物治療, 很多患者要終身使用滴眼液來控制青光眼。 長期使用藥物也會產生副作用, 患者應瞭解一些藥物使用的基本知識, 遵循“一不、二要、三定期”的原則。

“一不”是指不憑自我感覺用藥。 慢性青光眼需長期用藥, 切忌眼壓高時用藥, 眼壓不高就停藥, 有藥時用藥, 藥用完了就自動停藥, 這樣極易造成眼壓失控。 另外, 慢性青光眼在眼壓高的時候不一定有症狀,

即使使用降眼壓眼藥水後, 眼壓明顯下降, 患者自己也可能感覺不到。 有人用了一段時間的眼藥水, 自我感覺沒有什麼變化, 就認為藥物沒有起作用, 這是錯誤的。 只要眼壓測量提示眼壓已經下降, 就說明藥物已經起了作用。

患者用藥必須按照醫囑, 切不可擅自更改使用方法。 比如噻嗎心安、美開朗、貝他根等眼藥, 使用次數最多為每天兩次, 切勿因治病心切, 擅自增加滴藥次數至每天3次或更多, 不僅不能增加療效, 還大大增加了藥物的副作用。 此外, 上述這些藥物不能在睡前滴用。 另外一些藥物則相反, 只能在每晚睡前滴, 如適利達、蘇為坦、盧美根。

“二要”是指要終生降眼壓治療, 要關注疾病進展。 “要終身降眼壓治療”意味著治療要持之以恆,

將每天滴眼藥作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養成習慣。 藥物治療還需要根據病情經常調整, 要避免盲目長期使用同一種藥物, 因為身體會產生耐藥。 “要關注疾病進展”是因為有時藥物控制不住病情, 需要進一步手術等治療。 因此關心自己所患青光眼的類型、程度, 以及疾病是否被控制非常重要。

“三定期”是指要定期查眼壓、定期查眼底、定期查視野。 降眼壓並不是藥物治療的最終目的, 維護視野才是根本目標。 視野的損害是由於眼底視神經萎縮所致。 因此在青光眼的長期用藥治療過程中, 不光要定期檢查眼壓, 更要定期檢查眼底和視野, 檢測病情的進展, 確認治療的效果。

另外, 滴眼藥還需要注意一些細節,

由於滴眼液會吸收入血, 患者如果還在使用其他藥物, 要事先問問醫生這些藥物一起使用是否安全, 因為有些藥物混合使用是很危險的。 為儘量減少滴眼液吸收入血並儘量增加眼睛對藥物的吸收, 滴完滴眼液後應閉眼1~2分鐘, 並輕輕壓迫內眥部位防止滴眼液流入鼻腔。

所有治療青光眼的滴眼液起初都會引起燒灼和刺痛感, 這種不舒適感將持續幾秒鐘。 每種藥物都有一定的潛在副作用(詳見表格)。 一旦出現副作用, 應及時與醫生取得聯繫, 以決定是否更換藥物。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