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針灸治療中漿的方法

針灸治療中漿的方法是很多患者都非常想知道的治療方法, 因為針灸主要是通過針灸刺激相關穴位以達到緩解症狀和治療效果的治療方法, 對人體沒有任何輔佐應, 且無疼痛。 下面就由我院的眼科專家來為患者詳細介紹一下針灸治療中漿的方法。

針灸治療中漿的方法:

體針

1.取穴:主穴:分二組。 新明Ⅰ;向陽Ⅰ、向陽Ⅱ。 配穴:新明Ⅱ。 新明Ⅰ位置:翳風前上五分, 耳垂後皺折中點。 向陽Ⅰ位置:以甲狀輭骨上緣為標誌, 向兩則延伸至胸鎖乳突肌內緣相交處。 向陽Ⅱ位置:舌骨水平線, 向兩延伸至胸鎖乳突肌內緣相交處。

新明Ⅱ位置:眉梢上1寸, 外開5分凹陷處。

2.治法:主穴任選一組, 每次只取1穴。 其中, 新明Ⅰ效不佳時, 可加新明Ⅱ。 新明Ⅰ治法針體與皮膚成60度角, 與身體縱軸成45度角, 快速進針, 再向前上方徐徐刺入, 至下頜骨髁狀突淺面, 可獲針感, 然後以撚轉結合小提插手法促使針感到達眼區, 運針1分鐘出針;新明Ⅱ:針尖呈水準刺入, 緩慢進針5分~8分, 同上手法運針1分鐘去針;向陽Ⅰ:取仰臥位, 將患者肩部墊高, 頭稍後傾, 充分暴露頸部, 進針前先用左手將穴位附近搏動之頸動脈摸清, 輕壓頸部軟組織, 待眼區有感覺後, 持針自胸鎖乳突肌內緣與血管間迅速刺入皮膚, 以45度角沿著向後、向內、向上的方向, 將針緩緩送入約1.5寸~2寸, 待出現針感後撚動針柄, 使針感達眼區,

用輕提插結合小幅度撚轉手法運針後, 留針10分鐘。 向陽Ⅱ治法與向陽Ⅰ相同。 每日1次, 10次一療程。

氣功針

1.取穴:主穴:分三組。 睛明、太陽、球後、承泣;翳明、新明Ⅰ、足三裡、合穀;新明Ⅱ、印堂、曲池、行間、光明。

2.治法:每次取一組穴, 三組交替選用。 囑病人取仰臥位, 舌尖舐上齒齦, 默念“靜”、“松”二字, 輕閉雙眼, 放鬆全身, 排除雜念, 內視丹田, 口中唾液較多時可分三口咽下, 不可吐出。 如此保持10分鐘左右, 才開始針刺治療。 針刺時, 醫者應運氣於手指尖, 使氣通過針體導入穴位, 並讓患者將意念由丹田轉移到針刺部位。 每個穴留針5分鐘~6分鐘。 起針後讓病人作深呼吸3次後, 再針第二個穴位, 直到一組穴針完為止。 先頭面後四肢, 一般不超過6個穴位。

體針

1.取穴:主穴:睛明、承泣、球後。 配穴:合穀、太溪、太沖、光明。

2.治法:主穴取患側, 以32號1.5寸細毫針, 快剌入皮下, 沿眼球與眶內壁之間緩慢進針1寸左右, 作小幅度低頻率輕輕撚轉, 待眼球有較強烈的酸脹感後, 留針30分鐘。 其間按上法運針2~3次。 配穴酌加, 其中合谷、光明平補平瀉, 太溪用補法, 太沖用瀉法。 隔日1次, 10次為一療程, 療程間隔5日~7日。

穴位鐳射照射

1.取穴:主穴:球後、臂臑。 配穴:睛明、太陽。

2.治法:主穴均取, 酌加配穴。 以刺入式氦氖鐳射針灸儀進行治療, 先開啟電源, 指示燈亮後, 將2毫瓦之光針針尖調整之紅光集中為一點, 並放入75%酒精內消毒10分鐘。 常規消毒皮膚, 將光針刺入穴內至得氣, 留針照射10分鐘後取出。 以棉球壓迫針孔。 每日1次, 10次為一療程,

療程間隔3日。

靜電針

1.取穴:主穴:新明Ⅰ、新明Ⅱ。

2.治法:主穴均取, 按前述針刺手法得氣後, 將靜電針療儀輸出端夾在針柄上, 輸出500伏靜電, 持續20分鐘。 每日1次, 10次為一療程。

其他措施:患者宜少用目力, 注意休息, 消除顧慮, 配合治療。

針灸治療中漿的方法相信各位患者朋友已經通過上述非常詳細的介紹已經相當的清楚明白了, 希望對您在治療中漿病症時能有所幫助。 專家提醒您, 如果您想要上述的方法來治療中漿病症的話, 必須到正規的醫院去治療, 以免加重患者的病情而影響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