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腹水的四個階段:
形成階段一、腹水前期
此時肝硬化患者無腹水, 也未出現體循環動脈的擴張和充盈不足, 但過量攝人鈉鹽則會引起水鈉儲留, 即此時腎臟對鈉的處理已經發生障礙。 這是由於肝功能不全和門脈壓力增加通過神經反射直接影響了腎臟對鈉鹽的處理所致, 但這種水鈉滯留是自限性的。
形成階段二、反應性肝腹水期
此期腎臟鈉水滯留明顯增加而使總血容量擴張, 繼而外周動脈擴張以減少血管阻力。 外周動脈的擴張是由於內臟組織釋放大量各種舒血管物質, 從而引起內臟迴圈和體循環依次擴張。
形成階段三、頑固性腹水期
此期患者肝病嚴重, 明顯鈉水瀦留, 對利尿劑治療不敏感, 血流動力學不穩定。 血漿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和交感神經系統活性亢進, 外周血管對血管活性物質反應性降低。 但腎臟血管對血管收縮劑非常敏感, 且腎臟對鈉重吸收進一步增加而排泌減少, 抵抗利尿劑和利鈉因數的作用。
形成階段四、肝腎綜合征期
此期多發生在有頑固性肝腹水的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 由於進一步的外周動脈擴張而出現低血壓, 機作為維持有效迴圈容量, 致使血管收縮物質合成增加, 尤其是血漿內皮素水準增加。 由於此時腎臟血管對收縮物質的高度敏感性,
肝腹水和肝癌的區別
肝腹水和肝癌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肝腹水是肝硬化功能失代償期最為顯著的臨床表現。 肝硬化病情繼續遷延就是肝癌, 肝硬化是因一種或多種病因長期或反復作用於肝臟, 而造成的慢性進行性彌漫性肝病;肝癌是肝細胞或肝內膽管細胞發生的癌腫。 肝炎、肝硬化、肝癌是肝病三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