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友病是我們聽得較多的一種遺傳學疾病, 也是一種很可怕的疾病。 目前國際上對於這種疾病的治療, 還沒有一個很好的能夠完全將其治癒的手段。 但事實上, 中醫上很早以前就對這種疾病有了一些好的見解和解釋。 那麼, 中醫對血友病如何認識呢?
依據血友病在臨床上以出血為主要症狀, 應屬於中醫的血證範圍之內。 古人早在《內經》中對血的生理和病理就有較深刻的認識。 在《靈樞·決氣篇》中指出;中焦受氣取汁, 變化而赤, 是謂血。 對血證的病因病機也有許多論述。
在《濟生方·吐衄》中認為血證所致之由,
臨床表現
血熱熾感
主症:起病急, 可因外傷、拔牙、小手術等原因導致出血不止, 色鮮紅, 常以關節腫痛, 行走困難為主, 伴口幹口渴, 發熱, 溲黃便秘, 煩躁易怒, 夜寐不安。 舌紅苔黃, 脈弦數。
腎精不足
主症:出血量較多色鮮紅, 可伴有肌衄、齒衄、鼻衄以及關節腫痛, 腰膝酸軟, 耳鳴, 頭暈, 口乾咽燥, 手足心熱, 潮熱盜汗, 舌紅少苔, 脈沉細數。
氣血虧虛
主症:病程長, 反復出血, 血色淡, 面色蒼白, 頭暈乏力, 神疲倦怠, 氣短, 心悸, 納差, 舌質淡, 脈細弱。
瘀血阻絡
主症:碰撞或用力、負重過度後,
以上就是中醫對血友病的認識和理解。 從中醫的角度看, 血友病並不是完全不能夠治癒的, 只是需要較長時間的調養和治療。 通過一些中醫思維的辯證, 能夠將血友病的病因清楚地剖析查找出來, 這樣的話, 治療起來效果就會更好一些。